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导师:王建武

发布时间:2021-11-20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导师:王建武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导师:王建武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导师:王建武 正文

[导师姓名]
王建武

[所属院校]
华南农业大学

[基本信息]
导师姓名:王建武
性别:男
人气指数:1218
所属院校:华南农业大学
所属院系:资源环境学院
职称:教授
导师类型:硕导/博导
招生专业:生态学、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非全日制)
研究领域: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和转基因作物生态风险评价。



[通讯方式]
办公电话:85283203,85280202
电子邮件:wangjw@scau.edu.cn
通讯地址:广州天河区五山路485号华南农业大学

[个人简述]
个人简介
王建武,男,1966年4月出生,陕西长武县人。1991年6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现任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生态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目前主持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十二五”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863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等科研项目8项。主编著作5部,参编著作7部,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SCI收录17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论文82篇(其中SCI收录15篇)。
获奖荣誉
“荔枝品质保证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和“华南经济区现代化创汇农业发展模式与综合技术研究”获2007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分别排名第一和第二);
“绿色食品荔枝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与推广”获2008年度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二等奖(排名第一)。

[科研工作]
工作经历
1999年4月华南农业大学博士后出站并留校任教,历任农业生态研究室主任、农学院副院长(2001-2010)、院长(2011-2014)。
2015年1月任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
1999年被评为副教授,2005年被评为教授,2006年批准为博士生导师。
2001年8月至11月在美国Purdue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实验室从事Bt玉米抗性及其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影响的研究;2004年4月至2005年3月国家公派在美国Purdue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实验室从事玉米诱导抗性分子机理研究。
社会、学会及学术兼职
广东省低碳发展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科技厅农业科技战略专家、广东省作物学会副理事长。农业部华南热带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主任。华南农业大学热带亚热带生态研究所所长。
科研项目
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珠江三角洲集约化农田循环高效生产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2008-2010。
2.国家星火计划:供港鲜活农产品安全保障技术应用示范,2012-2014。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Bt玉米秸秆还田对不同生态型蚯蚓及其土壤生态功能影响的机理研究,2015-2018。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Bt基因导入对玉米与丛枝菌根真菌共生关系及其诱导抗病性的影响,2012-2015。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茉莉酸对Bt玉米的化学防御和Bt基因表达及其互作关系的诱导效应,2008-2010。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虫害与干旱双重胁迫下玉米协调地上部与地下部化学防御作用的机理研究,2005-2007。
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转Bt基因对玉米典型化感物质及其效应的影响,2003-2005。
8.973计划子课题:农业生物多样性综合应用模式与方法,2006-2010。
9.“十二五”农村领国家科技计划子课题:土壤重金属污染与蔬菜生长相关性研究,2013-2017。
10.“十二五”农村领国家科技计划子课题:农田复合高效循环模式技术集成与示范,2012-2016。
11.863计划子课题:用于土壤污染原位分析的SPR和光纤光谱分析技术,2006-2010。
12.广东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产地环境安全技术研究与示范,2009-2011。
13.广东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珠江三角洲农田资源循环模式与规模化配置技术研究,2008-2011。
发表论文
1.ZengHL,TanFX,ZhangYY,FengYJ,ShuYH,WangJW*.EffectsofcultivationandreturnofBacillusthuringiensis(Bt)maizeonthediversityofthearbuscularmycorrhizalcommunityinsoilsandrootsofsubsequentlycultivatedconventionalmaize.SoilBiologyandBiochemistry,2014,75:254~263
2.YangWT,LiZX,WangJW*,WuP,ZhangY.Cropyield,nitrogenacquisitionandsugarcanequalityasaffectedbyinterspecificcompetitionandnitrogenapplication.FieldCropsResearch,2013,146:44~50
3.FengYJ,WangJW*,LuoSM,FanHZ,JinQ.CostsofJasmonicAcidInducedDefenseinAbovegroundandBelowgroundPartsofCorn(ZeamaysL.).JournalofChemicalEcology,2012,38:984~991
4.Shu,YH,ZhangGR,WangJW*.ResponseofthecommoncutwormSpodopteralituratozincstress:Znaccumulation,metallothioneinandcellultrastructureofthemidgut.ScienceoftheTotalEnvironment,2012,438:210~217
5.Shu,YH,MaHH,DuY,LiZX,FengYJ,WangJW*.ThepresenceofBacillusthuringiensis(Bt)proteininearthwormsEiseniafetidahasnodeleteriouseffectsontheirgrowthandreproduction.Chemosphere,2011,85:1648~1656
6.TanFX,WangJW*,ChenZN,FengYJ,ChiGL,RehmanSU.AssessmentofthearbuscularmycorrhizalfungalcommunityinrootsandrhizospheresoilsofBtcornandtheirnon-Btisolines.SoilBiologyandBiochemistry,2011,43:2473~2479
7.FengYJ,LingL,FanHZ,LiuYH,TanFX,ShuYH,WangJW*.Effectsoftemperature,watercontentandpHondegradationofCry1AbproteinreleasedfromBtcornstrawinsoil.SoilBiologyandBiochemistry,2011,43:1600~1606
8.ShuYH,DuY,WangJW*.MolecularcharacterizationandexpressionpatternsofSpodopteralituraheatshockprotein70/90,andtheirresponsetozincstress.ComparativeBiochemistryandPhysiology,PartA,2011,158:102~110
9.ShuYH,WangJW,LuK,ZhouJL,ZhouQ,ZhangGR.ThefirstvitellogeninreceptorfromaLepidopteraninsect:molecularcharacterization,expressionpatternsandRNAianalysis.InsectMolecularBiology,2011,20(1):61-73
10.TanFX,WangJW*,FengYJ,ChiGL,KongHL,QiuHF,WeiSL.Btcornplantsandtheirstrawhavenoapparentimpactonsoilmicrobialcommunities.PlantSoil,2010,329:349~364
11.FengYJ,WangJW*,LuoSM,JinQ,FanHZ,SuYJ,LiuYH.Effectsofexogenousapplicationofjasmonicacidandsalicylicacidontheleafandrootinductionofchemicaldefenceinmaize(ZeamaysL.).AllelopathyJournal,2010,25(1):133~146
12.FengYJ,WangJW*,JinQ.Asiancornborer(Ostriniafurnacalis)damageinducedsystemicresponseinchemicaldefenceinBtcorn(ZeamaysL.).AllelopathyJournal,2010,26(1):101~112
13.WangJW,XuT,ZhangLW,zhongZM,LuoSM.EffectofmethyljasmonateonhydroxamicacidandphenolicacidcontentinMaizeanditsallelopathicactivitytoEchinochloacrusgalli(L.).AllelopathyJournal,2007,19(1):161~170
14.XuT,WangJW*,LuoSM.Cloningofthekeygenesinmaizeoxylipinspathwaysandtheirrolesinherbivoreinduceddefense.ChineseScienceBulletin,2005,50(21):2457~2466
15.徐涛,王建武*,骆世明.玉米oxylipins信号途径关键基因的克隆及其在虫害诱导防御中的作用.科学通报,2005,50(20):2217~2225
16.NieCR,LuoSM,LinCX,ZengRS,HuangJH,WangJW.StatusofDIMBOAandphenolicacidsintransgenicBtcorn.AustralianJournalofAgriculturalResearch,2005,56:833~837
17.WangJW,LuoSM.SulfuranditsacidityinacidsulfatesoilofTaishancostalplaininsouthernChina.CommunicationsinSoilScienceandPlantAnalysis,2002,33:579~594
18.张占,朱青青,冯远娇,李梦姣,曾萍,王建武*.Bt水稻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生态科学,2014,33(5):845~850
19.杨文亭,李志贤,赖健宁,吴鹏,章莹,王建武*.甘蔗-大豆间作和减量施氮对甘蔗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作物学报,2014,40(3):556-562
20.曾萍,冯远娇,张婉纯,张燕菲,董文超,王建武*.种植Bt玉米及秸秆还田后土壤中Bt蛋白的变化及其对土壤养分的影响.应用生态学报,2014,25(7):1997-2003
21.孟成民,王建武*.广东省农田生态系统碳足迹时空差异分析.广东农业科学,2014,41(9):174~178
22.孟成民,刘清,王建武*.广东省农田生态系统碳源汇时空差异.广东农业科学,2014,41(8):198~201
23.李志贤,杨文亭,王建武*.甘蔗-甜玉米间作对甘蔗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生态学杂志,2014,33(1):98~104
24.章莹,王建武*,王蕾,杨文亭,吴鹏,刘宇,唐艺玲.减量施氮与大豆间作对蔗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3,21(11):1318~1327
25.杨文亭,王晓维,王建武*.豆科-禾本科间作系统中作物和土壤氮素相关研究进展.生态学杂志,2013,32(9):2480~2484
26.肖秋美,王建武*,唐艺玲.土壤-蔬菜系统中环丙沙星的降解与生物累积特征.应用生态学报,2012,23(10):2708~2714
27.谈凤笑,冯远娇,曾任森,王建武,章家恩.环境科学类专业《普通生态学》双语教学实践与问题探讨——以华南农业大学生态学课程教学为例.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33(10):194~196
28.张艳艳,舒迎花,王建武*.转Bt基因作物对蚯蚓影响研究进展.生态学杂志,2012,31(9):2420~2424
29.舒迎花,杜艳,王建武*.铅胁迫对斜纹夜蛾生长发育与生殖的影响.应用生态学报,2012,23(6):1562~1568
30.杨文亭,李志贤,冯远娇,舒磊,王建武*.甘蔗-大豆间作对大豆鲜荚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生态学杂志,2012,31(3):577~582
31.杨文亭,李志贤,舒磊,王建武*.甘蔗//大豆间作和减量施氮对甘蔗产量、植株及土壤氮素的影响.生态学报,2011,31(20):6108~6115
32.任禛,王建武*,冯远娇,阮洋,赖健宁.应用克隆文库研究玉米根系AMF多样性方法的建立.玉米科学,2011,19(5):19~24
33.舒迎花,马洪辉,杜艳,王建武*.Bt玉米秸秆杀虫蛋白对赤子爱胜蚓酶活性的影响.应用生态学报,2011,22(8):2133~2139
34.任禛,王建武*,冯远娇,阮洋,赖健宁.丛枝菌根真菌侵染Bt玉米及对其生长的影响.生态学杂志,2011,30(6):1163~1168
35.李志贤,王建武*,杨文亭,舒迎花,杜清,刘丽玲,舒磊.甘蔗/大豆间作减量施氮对甘蔗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应用生态学报,2011,22(3):713~719
36.杜清,王建武*,李志贤.生态农业模式标准体系构建探析.中国农学通报,2011,27(8):389~394
37.杨文亭,冯远娇,王建武*.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土壤通报,2011,42(1):214~219
38.杨文亭,冯远娇,王建武*.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土壤通报,2011,42(1):214~219
39.范慧芝,冯远娇,王建武*.淹水对Bt玉米秸秆地表覆盖还田条件下Bt蛋白降解的影响.土壤通报,2010,41(5):1077~1080
40.李志贤,冯远娇,杨文亭,王建武*.甘蔗间作种植研究进展.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0,18(4):884~888
41.冯远娇,金琼,王建武*.机械损伤对Bt玉米化学防御的系统诱导效应.植物生态学报,2010,34(6):695~703
42.秦钟,王建武*,章家恩,骆世明,徐华勤,赵本良.广东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DEA分析与有效性评价.自然资源学报,2010,25(6):904~913
43.冯远娇,王建武*,骆世明.植物地上部与地下部的诱导防御反应研究综述.生态科学,2010,29(3):292~297
44.迟国梁,赵颖,官昭瑛,王建武,童晓立.广东横石水河大型底栖动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生态学报,2010,30(11):2836~2845
45.杜清,冯远娇,王建武*.中国生态农业标准化的现状与对策.生态科学,2010,29(2):176~180
46.迟国梁,谭炳昌,王建武*.斜纹夜蛾取食对Bt玉米挥发物组成和含量的影响.应用生态学报,2010,21(4):1007~1013
47.冯远娇,陈卓娜,王建武*,杨文亭,谈凤笑.Bt玉米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率与养分含量的变化研究.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0,18(3):486~491
48.李志贤,王建武*,杨文亭,舒磊,杜清,刘丽玲.广东省甜玉米/大豆间作模式的效益分析.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0,18(3):627~631
49.秦钟,王建武*,章家恩,骆世明,徐华勤,叶延琼.广东省循环经济发展的生态效率研究.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0,18(2):428~433

[教育背景]
1988年6月于兰州大学动物学专业本科毕业,
1991年6月于兰州大学生态学硕士研究生毕业,
1997年6月于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学博士研究生毕业。
华南农业大学

添加华南农业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华南农业大学考研分数线、华南农业大学报录比、华南农业大学考研群、华南农业大学学姐微信、华南农业大学考研真题、华南农业大学专业目录、华南农业大学排名、华南农业大学保研、华南农业大学公众号、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华南农业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华南农业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huanannongyedaxue/yanjiushengdaoshi_534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