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导师:李就好

发布时间:2021-11-20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华南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导师:李就好

华南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导师:李就好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华南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导师:李就好 正文

[导师姓名]
李就好

[所属院校]
华南农业大学

[基本信息]
导师姓名:李就好
性别:男
人气指数:2501
所属院校:华南农业大学
所属院系: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职称:教授
导师类型:硕导/博导
招生专业:农业水土工程、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农业工程、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农业工程(非全日制)、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非全日制)
研究领域:农业工程



[通讯方式]
办公电话:85286872
电子邮件:jhli@scau.edu.cn

[个人简述]
个人简介
李就好教授,男,1963年11月生,中国共产党党员,博士,博士生导师。1989年毕业于河海大学岩土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同年来华南农业大学任教,2004年获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博士学位。主要讲授《土力学》和《工程地质学》、《水环境保护与治理》和《水土保持学》等本科专业课程以及《土壤水动力学》、《节水灌溉原理与技术》和《SPAC理论与水分运移》等研究生课程。
主要从事农业工程相关领域的研究。1999年以来先后参与和主持省部级以上课题20多项,完成了“华南赤燥干热红壤旱作农业示范基地”(农业部)、“节水农业应用与示范”(省科技科技计划)、“节水农业技术研究与示范”(省科技计划)、“砖红壤在不同耕作条件下最佳灌溉模式”(省科技计划项目)以及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南方红壤旱作农业节水技术”等课题的研究工作,形成了一套包括耐旱作物品种筛选与繁育、作物抗旱栽培、抗旱保墒耕作、节水灌溉、水肥调控一体化、废水利用和土壤旱情检测等技术相结合的综合节水体系,研究成果“农业综合节水技术研究与示范”2003获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第二),“农业节水技术研究与推广”2005年获广东省农业推广一等奖(排名第二),“南方红壤地区旱作农业节水耕作及配套技术体系”2007年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1项(排名第二)。
副主持国家农业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水稻钵苗生产技术与精密播种设备”和国家863项目“水稻精准生产示范与应用”,进行了水稻育秧技术与成套设备的研究,在广东、江西、四川、湖南和广西等省区进行了应用推广,“水稻育秧技术与成套设备应用推广”2006年获广东省农业推广一等奖(排名第三)。“水稻精量播种技术及关键设备”2009年获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排名第二)。
在农业工程学报、农业机械学报、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和亚热带水土保持等杂志发表相关论文50多篇。现任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业水土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
获奖荣誉
“紫色砂页岩烟区烤烟灌溉制度及烟水配套工程研究与应用”2015年获2014年度广东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五)
“水稻精量播种技术及关键设备”2009年获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排名第二)
“南方红壤地区旱作农业节水耕作及配套技术体系”2007年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1项(排名第二)
“水稻育秧技术与成套设备应用推广”2006年获广东省农业推广一等奖(排名第三);
“农业节水技术研究与推广”2005年获广东省农业推广一等奖(排名第二);
“农业综合节水技术研究与示范”2003年获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第二);
2010年获华南农业大学“十一五”科学研究先进工作者;
2010年获华南农业大学“十一五”优秀研究生导师;
2008年获华南农业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2005年获华南农业大学“十五”科学研究先进工作者;
2002年获华南农业大学教书育人三等奖;
2001年获华南农业大学“九五”科学研究先进工作者。

[科研工作]
工作经历
1989年6月硕士毕业后来华南农业大学工作至今,一直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期间:
1992年晋升讲师职称;
1999年晋升副教授职称;
2004年晋升教授职称;
2005年遴选为华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
同时,兼职管理工作有:
1994年至1995年担任建筑教研室副主任;
1996年至1997年任工程技术学院办公室主任;
2005年至2010任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水利系主任;
2011年至今任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学院党委委员。
社会、学会及学术兼职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业水土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
科研项目
(1)1999年立项,项目计划号:农计发[1999]24号.华南赤燥干热红壤旱作农业示范基地.农业部“九五”第三批旱作农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2002年完成。总经费100万元,在雷州半岛的广东省国营幸福农场建立了示范基地。2002年4月通过了农业部项目验收。(主要参加)
(2)2001年立项,项目编号:A20601.节水农业技术研究与示范.广东省农业科技攻关重大专项,2002年完成,项目经费80万元,2003年1月通过广东省科技厅鉴定。(副主持)
(3)2001年立项,水稻钵苗生产技术与精密播种设备,国家级,国科发农社字[2001]568号,2003年完成,总经费60万元,2004年通过科技部验收。(副主持)
(4)2002年立项,项目编号:2002A2040903.砖红壤在不同耕作条件下最佳灌溉模式的研究.广东省农业科技攻关项目,2005年完成,总经费10万元,2005年结题验收。(主持)
(5)2003年立项,项目编号:2003C201025.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技术研究.广东省农业科技攻关项目,2006年完成,总经费10万元,针对流溪河从化段进行了农业污染对河流污染影响的初步研究,2007年结题验收。(主持)
(6)2003年立项,项目编号:03EFN216900280.南方红壤旱作农业节水技术.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项目,2006年6月通过科技部验收,总经费50万元,已在湛江、茂名、江西赣州等地进行推广应用。(副主持)
(7)2005年立项,项目编号:2005B20801004.不同耕作条件下土壤蒸发特性及相关节水技术研究.广东省农业科技攻关项目,2007年完成,总经费10万元,2007年结题验收。(主持)
(8)2006年立项,国家级基金项目,编号:60574029:基于多元信息融合的蔗田农药精确喷施研究,国科金计函[2005]81号,总经费24万元,2009年结题验收正。(主要参加)
(9)2006年立项,编号:2006B20701005,雷州半岛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研究与示范,广东省农业科技攻关项目,总经费10万元,2009年结题验收。(主持)
(10)2006年立项,国家863项目,编号:2006AA10A307:水稻精准生产示范与应用,总经费396万元,起止时间为2006年10月~2010年10月,2010年结题验收。(副组长)
(11)2006年立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水质采样查询优化算法。项目编号:06025838,起止时间为2006年10月~2008年12月。总经费5万元,2009年结题验收(副主持)
(12)2007年立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龙眼需水规律及灌溉制度研究。项目编号:7006646,起止时间为2008年1月~2009年12月。总经费5万元,2010年结题验收(主持)
(13)2007年立项,广东省农业攻关项目:甘蔗耗水规律及节水灌溉制度研究与示范。项目编号:2007B20702003,起止时间为2007年6月~2010年12月。总经费7万元,2010年结题验收(主持)
(14)2008年立项,广东省农业攻关项目: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作物干旱指数研究。项目编号:2008B030303034,起止时间为2008年7月~2011年12月。总经费10万元,项目在研。(主持)
(15)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水稻精准生产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07A020904001,起止时间为2008年1月~2010年12月,总经费120万元,现准备结题验收。(副主持)
(16)国家科技计划子课题:水旱轮作模式与减量化技术。项目编号:2007BAD89B14,起止时间为2008年1月~2010年12月,总经费35万元,2010年结题验收。
(17)2009年立项,广东省农业攻关项目:超宽幅稻田农药高效精确喷施作业机具研究。项目编号:2009B0200314003,起止时间为2010年1月~2012年12月,总经费5.0万元,项目在研。(副主持)
(19)2011年立项,广东省农业攻关项目:强降雨条件下雷州半岛坡耕地土壤侵蚀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编号:2011B020309006,起止时间为2011年8月~2013年9月,总经费8.0万元,项目在研。(主持)
(20)主持广东水利科技创新与推广项目:小水电与生态环境关系的研究,总经费48万元,起止时间为2011年4月~2012年12月。
(21)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城市饮用水源水质趋势分析及风险诊断系统研究(项目编号:2011B020313023)(副主持)。
(21)指导2011年广东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黄冈河流域水土流失调研,经费1.0万元,学生张旭群、陈浩昆、陈耀强。
(22)主持国家政策引导类计划项目:无线传感器网络在果蔬虫害监测中的应用示范,项目编号:2013GA7800022,起止时间为2013年1月~2015年12月,总经费20.0万元,项目在研。
(23)承担广东省农业攻关项目:脉冲式小型化太阳能节水自动灌溉控制器产业化研发子课题,项目编号:2012A020200011,起止时间为2012年8月~2014年12月,总经费50.0万元,实到9.5万元。
(24)主持广东水利科技创新与推广项目:慈橙节水灌溉制度研究与示范,总经费26.8万元,起止时间为2013年4月~2015年12月。
(25)主持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基于瘦客户机的蔬菜病虫害监测方法研究与应用,项目编号:2015A020209153,起止时间为2015年9月-2018年12月,总经费15万元。
(26)副主持国家政策引导类计划项目:南方蔬菜重大害虫快速监测及预警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项目编号:2015GA780002,起止时间为2015年1月~2017年12月,总经费60.0万元,项目在研。
发表论文
(1)罗锡文,李就好,朱余清等.耕作方式对砖红壤物理特性和含水率的影响.EffectofTillageMethodsonSoilPhysicalPropertiesandMoistureContentofLatosol农业机械学报,2006,36(12):62-66
(2)李就好,罗锡文,赵新等.GIS和GIS在土壤物理参数调查中的应用.ApplicationofGPSandGISTechnologyinInvestigationofSoilPhysicsParameters.农业机械学报,2005,35(8):87-89,(EI收录)(获中国农业机械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3)李就好,谭颖,张志斌等.滴灌条件下砖红壤水分运动试验研究.农业工程学报,2005,21(6):36-39,(EI收录)
(4)李就好,罗锡文,赵新.基于GPS和GIS的旱情监测系统与应用,农机化研究,TheapplicationofsoilmoisturemonitoringsystembasedonGPS2004(6)
(5)LiJiuhao,LuoXiwen.TheApplicationofSoilmoistureMonitoringSystemBasedonGPS,CIGR,BeijingChina,2004年10月
(6)李就好,谭中文,罗锡文等.耕作和覆盖方式对旱地甘蔗生产的影响,农业机械学报,2004,35(5):70-73,(EI收录)
(7)LiJiuhao,LuoXiwen.TheEffectsofTillageandMulchMethodsonSugarcaneProduction.ASAE,OttawaCanada.2004年8月
(8)李就好,江伟杰.不同耕作条件下的砖红壤含水量的现场试验研究,现代农业装备2003(2)
(9)LiJiuhao,LuoXiwen.Water-savingApproachinSub-tropicAreaofChina,CIGR/ASAE,ChicagoUSA.2002年7月
(10)区颖刚,谭中文,罗锡文,李就好等.综合节水技术在甘蔗生产中的应用.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2(3)
(11)李就好,罗锡文,区颖刚.雷州半岛水资源状况与节水途径.农业水土工程科学,2001
(12)罗锡文,李就好,区颖刚.雷州半岛旱作模式与节水途径.中国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0
(13)罗锡文,李就好,俞龙.滴灌条件下砖红壤水分入渗特性试验研究.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0(4)
(14)宋国翠,陈洁,李就好.农业非点源污染对流溪河水质的影响分析.亚热带水土保持,2007(1):13-16
(15)肖德琴,欧阳国桢,李就好.基于询问机制的传感器网络查询优化算法.传感器与微系统,2007(10):103-105
(16)陈洁,陈阳,吴卫熊,李雅楠,李就好.地下滴灌条件下砖红壤水分入渗特性试验研究.水土保持研究,2008(2):26-28
(17)汤茂斌,陈超,李就好.R+树优化DBSCAN的数据挖掘方法研究.微计算机信息.2008(24):87-88
(18)汤茂斌,陈业智,李就好.数据挖掘技术在辅助决策系统中的应用.微计算机信息.2008(21):105-106,113
(19)汤茂斌,余国庆,李就好.站点流量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微计算机信息.2008(19):287-289
(20)汤茂斌,谢培昭,李就好.基于虚拟环境下手机飞行游戏中蓝牙通讯技术的应用.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08(9):155-157
(21)汤茂斌,梁杰贤,李就好.汽车修配中心财务报表的设计与实现.福建电脑.2008(8):164-165
(22)陈洁,陈瑜,李就好.龙眼需水量试验研究.2008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业水土工程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石河子),P22~26
(23)黄海琴,陈海波,陈凯,余长洪,胡均万,李就好.不同耕作措施对甘蔗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2009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年会论文(山西太谷)
(24)黄海琴,陈凯,余长洪,陈海波,李就好.不同耕作措施对雷州半岛旱作蔗田土壤水分的影响.2009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年会论文(山西太谷)
(25)姚彦欣,吴卫熊,刘宗强,徐天文,李就好.雷州半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研究,亚热带水土保持,2009(1):16-18
(26)汪沛,李就好,周志艳.水分胁迫下甘蔗冠层光谱反射率变化规律研究.广东水利水电.2009(11):15-17
(27)周权,雷芳华,李就好.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要素量化方法.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09(8):209-213
(28)汪沛,李就好,周志艳.不同土壤水分状况下甘蔗冠层光谱特征研究.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0(1):34-37
(29)ZhouQuan,FuGui,DeqinXiao,JiuhaoLi,Trustedtransportmodebasedcluster-merkle-treeforwirelesssensornetworks,ComputerApplicationandSystemModeling(ICCASM),2010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PGV1-564-V1-568,ISBN978-1-4244-7235-2,EI收录.(30)ZhouQuan,Fugui,ZhilianZhi,JiuhaoLi,DeqinXiao,ARiskAssessmentModelBased-Business-CircleofE-GovernmentInformationSystem,th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BusinessandE-Government(iCEE2010),P3566-3569,ISBN978-0-7695-3997-3,EI收录.(31)TangMaobin,LiJiahong,ZhouQuan,LiuMiao,LiJiuhao.OptimizationandApplicationofGeneticAlgorithm(EI收录).ICCSIT2011,2011.6,pp51-53
(32)HaiboChen,XiaodongZheng,JiuhaoLi(correspondingauthor),JingdongZhang.ResponseofSugarcaneChlorophyllFluorescenceParametersandSpectralReflectancetoWaterStressinElongation,ISADE,IEEE2011,981-984,EI收录.PhysicsProcedia25(2012)595–600
(33)李就好,陈海波,何晓晖,邓爱明,黄飞剑.不同水分处理下甘蔗植株茎流变化规律研究.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重庆2011
(34)ZhouQuan,DeqinXiao,JiuhaoLi,AnErrorControlModelforFarmlandWirelessSensorNetworks,AmericanSocietyofAgriculturalandBiologicalEngineersAnnualInternationalMeeting2012,v7,p5944-5951,EI收录(35)陈凯,李就好,陆金驰,刘远.基于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的汕头水资源承载力变化趋势研究,广东农业科学,2012(2):110-113
(36)陈凯,李就好,李永刚,屈寒飞.汕头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长江科学院院报,2012,29(7):21-26
(37)陈凯,李就好,李永刚,刘德峰,刘远.汕尾地区水资源规划配置效果模糊综合评价.广东农业科学,2012(7):161-1165
(38)陈海波,李就好,何晓晖,黄飞剑.不同水分处理下甘蔗冠层反射光谱与叶片水势的反演.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业水土工程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银川2012
(39)张旭群,陈耀强,陈浩昆,李就好.基于GIS和RUSLE的粤东黄冈河流域土壤侵蚀评估.中国水土保持,2013(2):34-36
(40)欧国耀,李就好,余长洪.赤红壤坡面径流含沙量及产沙特征研究.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22):189,191
(41)劳同浩,姜俊红,李就好,汪军.土壤水分对南雄烟区烤烟耗水特征及产量的影响.广东农业科学,2012(23):20-22
(42)劳同浩,姜俊红,李就好,汪军.南雄烟区土壤田间持水量测定对比试验研究.广东农业科学,2013(1):208-209
(43)余长洪,李就好,陈凯,欧国耀,劳同浩.砖红壤区WEPP模型土壤参数的率定.广东农业科学,2013(4):177-178
(44)张连宽,肖德琴,李就好.基于无线传感器的作物图像传输方法.广东农业科学,2013(15):176-179
(45)陈海波,李就好,余长洪,张连宽.基于径直径变化的甘蔗水分亏缺诊断指标确定.农业工程学报,2014,30(19):115-122(EI收录)
陈海波,李就好,基于冠层光谱反射特征的甘蔗叶水势模型。灌溉排水学报,2014,33(3):92-96
(46)EvansAsenso,LIJiuhao,ChenHaibo,etc.HeadandlaterallengthonwaterdistributionuniformityofaPVCdripirrigationsystem.AfricanJournalofAgriculturalResearch,2014,Vol.9(30),pp.1198-2305
(47)韦歆娜,姜俊红,李就好,汪军,黄志豪.水肥耦合对烤烟叶面积积累量的影响.灌溉排水学报,2015,34(5):85-90
(48)陈海波,李就好,余长洪.甘蔗茎流变化规律研究.农业技术装备,2015(4):7-9
(49)陈海波,李就好,余长洪.水分胁迫条件下甘蔗径直径变化机理和监测方法.中国水利水电,2016(1):68-70
(50)田凯,张连宽,熊美东,黄志豪,李就好.基于叶片病斑特征的茄子褐纹病识别方法.农业工程学报,2016,32(S1):184-189
(51)M.A.MANGRIO1,M.S.MIRJAT,JIUHAOLI,A.S.CHANDIO.STRATEGIESFORCROP-BASEDSCHEDULINGOFSECONDARYCANALS:CASESTUDYOFMIRPURKHASSUBDIVISION,PAKISTAN.Irrig.andDrain.65:129-140(2016)
科研创新
1、发明专利:一种基于HJ-1A/1BCCD数据的干旱监测方法。专利号:ZL201310379034.1
2、发明专利:一种水田激光平地机。专利号:ZL200810026203.2
3、发明专利:一种土壤水分传感器。专利号:ZL200810028491.5
4、广东省科技成果登记证书:水稻精量旱穴播技术及机具。登记号:粤科成登(2)字[2015]0013
5、实用新型专利: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田间水分水位传感器。专利号:ZL200920053044.5
6、软件著作权:基于瘦客户机的作物图像实时采集系统。登记号:2015SR023052

[教育背景]
1982年9月至1986年7月在河海大学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专业学习,获工学学士学位;
1986年9月至1989年6月在河海大学攻读岩土工程硕士学位,获工学硕士学位;
1997年9月至2004年6月华南农业大学在职攻读农业机械化工程博士学位,获工学博士学位。
华南农业大学

添加华南农业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华南农业大学考研分数线、华南农业大学报录比、华南农业大学考研群、华南农业大学学姐微信、华南农业大学考研真题、华南农业大学专业目录、华南农业大学排名、华南农业大学保研、华南农业大学公众号、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华南农业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华南农业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huanannongyedaxue/yanjiushengdaoshi_534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