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导师:刘吉平

发布时间:2021-11-20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导师:刘吉平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导师:刘吉平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导师:刘吉平 正文

[导师姓名]
刘吉平

[所属院校]
华南农业大学

[基本信息]
导师姓名:刘吉平
性别:男
人气指数:3331
所属院校:华南农业大学
所属院系:动物科学学院
职称:教授
导师类型:硕导
招生专业:畜牧、畜牧(非全日制)
研究领域:蚕病防控、蚕桑资源利用、生物技术、生物信息学等



[通讯方式]
办公电话:02085281459
电子邮件:liujiping@scau.edu.cn
通讯地址:动物科学学院蚕桑系

[个人简述]
个人简介
刘吉平,男,1968年4月生,籍贯江西玉山,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
获奖荣誉
科研奖励:获得科研成果奖励7项,分别是2015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1,2016),广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排名第1,2016),2013年度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二等奖(排名第1,2015),2015年度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排名第2,2015),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排名第2,2010);2012年湖南省农业丰收奖二等奖1项(排名第2,2012);2011-2013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三等奖(排名第6,2013),中国农学会2005年度优秀论文一等奖(排名第1)。
教研奖励:结合校园网开展系列主讲课程的网络教学课件的建设和生物信息学学习交流平台的架构等,相继获得了8项教改奖励:校级优秀计算机教学软件一等奖(2003),校优秀计算机教学软件三等奖(2003);2004年度高校优秀网络课件(2005);华南港澳地区高校教育技术协作委员会2005年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广东省计算机教育软件高等教育组网络课程三等奖及优秀奖(2006);广东省计算机教育软件优秀奖(2010);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5);此外,“昆虫生理生化双语课教学改革”获校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排第2,2013)。
荣誉:于2003年和2008年分别获得了华南农业大学教书育人奖的荣誉称号;2006年12月被选拔为学校“千百十”培养对象;相继获得动物科学学院授予的“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9、2015)、“优秀班主任”称号(2012)、“2012年度本科教学优秀教师”(2013),和学校授予的“就业工作积极分子”称号(2014)、“国际化建设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12)。

[科研工作]
工作经历
1991年7月毕业留校至今,从事家蚕病理学、生物技术的教学、科研和生产推广工作;
1991年至1992年,在广东英德市、翁源县等地参加科技兴农工作;
1993年在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中心从事单克隆抗体技术的研究;
1994年春在中山医科大学免疫学教研室学习开展蚕病免疫学的诊断研究工作;
1996年4月起相继兼任蚕桑系教工第一党支部支委、支部书记;同年12月被学校评聘为讲师;
2000年8月~2003年,被选为蚕业服装系(后更名为艺术设计学院)党总支委员;
2001年5月至7月,在埃及执行中埃蚕桑科技合作项目;同年12月,被学校评聘为副研究员;
2001年4月至2005年4月,以访问学者身份前后6次(累计13个月)访学英国Leeds大学,开展合作科研工作;
2002年被评聘为硕士生导师;
2005~2007年兼动物科学学院蚕丝科学系系副主任、亚太地区蚕桑培训中心办公室主任,蚕丝科学系教工第一党支部支部书记;
2006年12月被选拔为校级“千百十”培养对象;
2007~2011年被动物科学学院任命为蚕丝科学系系主任,兼教工党支部书记;2010~2014年被学校聘任为蚕学专业主任(期间兼2008级蚕学班主任);
2011年7月-2015年6月续任蚕丝科学系系主任,兼系教工党支部书记,并负责亚太地区蚕桑培训中心对外交流事务。
社会、学会及学术兼职
相继兼任了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蚕业顾问(2005-2006)、国际无脊椎动物病理学会(SIP)微孢子虫分会理事(2007-2009)、黑海里海地中海沿岸蚕丝协会(BACSA)蚕病防控顾问、中国丝绸协会理事(2007-)、中国蚕学会家蚕病理生理分会副主委和中国蚕学会国际合作委员会副主委、广东省蚕学会第九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广东蚕业》编委;广东省茧丝绸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广西蚕业指导总站(蚕业科学研究院)兼职研究员;广西蚕桑茧丝绸产业循环经济宜州示范基地顾问;《蚕业科学》和《中国蚕业》编委等。
科研项目
2001至今相继主持完成了各级科研课题19项,其中国家蚕桑产业体系亚热带蚕病防控岗位专家项目(2008-2015)、中英高等教育合作项目(HEL)、中埃政府双边科技合作项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项目、国家“十五”攻关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星火计划项目;省级的有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攻关项目、广东省蚕业星火技术产业带和广东省农村科技特派员专项、省级农业标准化专项、省部产学研项目等各1项,校长基金课题3项,以及横向课题6项,副主持广东省攻关计划项目(国际合作配套项目)1项,均分别通过相关单位的结题验收;还分别参加了国家“863”子课题2项、“973”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以及农业部公益行业专项2项。现正主持国家蚕桑产业体系亚热带蚕病防控岗位专家项目、广东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各1项以及横向课题2项,各项目进展均良好。
发表论文
相继在“中国农业科学”、“昆虫学报”、“昆虫知识”、“蚕业科学”等期刊上发表了教研论文64篇,其中第一作者14篇,通讯作者11篇。
主要论文:
1.模拟感染家蚕微粒子病的PCR分子诊断技术研究.刘吉平*,曹阳,SmithJ.E.,徐兴耀.中国农业科学,ISSN0578-1752/CN,11-1328/S,2004,37(12),1925-1931
2.基于EB1基因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法检测感染家蚕微粒子病的蚕卵.刘吉平*,程伟晏育伟,魏建影,杨吉龙.昆虫学报,2015,58(08):846-855
3.生物防治白僵菌与家蚕病原白僵菌的生物学特性初步比较.刘吉平*,吕思行,米红霞.2011.蚕业科学,2011,37(3):0442-0448
4.CalcofluorWhiteM2R荧光染色法识别家蚕微孢子虫.刘吉平*,曾玲.昆虫学报,2007,50(11):1185-1186
5.两广地区家蚕白僵菌的SSRs遗传多样性.吕思行,刘吉平*,汤历,李香霖,米红霞,杨吉龙,晏育伟,徐树兰.昆虫学报,2012,55(10):1142-1148
6.家蚕微孢子虫转录组学研究最新进展.刘吉平.蚕业科学,2013,39(2):410
7.白僵菌生防菌株Bb10和4株家蚕来源白僵菌分离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米红霞,刘吉平*.蚕业科学,2010,36(6),962-967
8.微孢子虫生物多样性研究的述评.刘吉平*,曾玲.昆虫知识.2006,43(2):153-158
9.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的PCR检测及其部分序列分析.刘吉平*,王永宾,魏建影,辛锦兰.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1,30(6):1-6
10.微孢子虫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王永宾,刘吉平*.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9,27(2):161-166
科研创新
作为第一发明人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1项;
作为第二发明人获授权发明专利1项;
现申请公示中的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均排名第一),其中有4项同时申请了国际PCT专利。
主要专利:
1.一组引物及其在家蚕微孢子虫的快速检测方面的应用,发明专利号ZL201110141178.4
2.一种家蚕病原微孢子虫LAMP可视化快速检测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发明专利号ZL201310026870.1
3.一组微孢子虫分子通用检测引物及其试剂盒,发明专利号ZL201410755669.1
4.一组家蚕蚕卵微孢子虫的LAMP检测引物及试剂盒,发明专利号ZL201410592795.X
5.EB1基因在检测家蚕微孢子虫中的应用,发明专利号ZL201410279223.6
6.septin1基因在检测家蚕微孢子虫中的应用,发明专利号ZL201410279224.0
7.一种防治家蚕微粒子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发明专利号ZL201410099689.8
8.一种快速提取微孢子虫DNA的方法,发明专利号ZL200610011374.9
9.一组应用于检测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的引物及检测体系,发明专利号ZL201110085935.0
10.一种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RT-LAMP检测用引物组及检测试剂盒,发明专利号ZL201310215962.4
11.一种家蚕浓核病毒BmDNV的PCR快速检测的方法,发明专利号ZL201010617198.X
12.一种白僵菌的分离纯化方法,发明专利号ZL201310566645.7
13.一种桑叶膳食纤维的提取方法,发明专利号ZL201110085915.3
14.一种多功能数码液晶显微镜,实用新型专利号ZL201320133424.6
15.一种目镜和显示屏同步显示的多功能数码液晶荧光显微镜,实用新型专利号ZL201420171367.2
16.一种适用于微生物分离纯化的培养装置,实用新型专利号ZL201320717411.3
17.“MicrosporidianGeneAssembleToolsoftware”2013年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软著登字第0571136号)

[教育背景]
1987.9-1991.7,华南农业大学蚕桑系蚕学专业本科学习,获农学学士学位;
1996.9-1999.6,华南农业大学蚕桑系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在职研究生,获农学硕士学位;
2002.9~2005.12,华南农业大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在职博士,获农学博士学位。
华南农业大学

添加华南农业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华南农业大学考研分数线、华南农业大学报录比、华南农业大学考研群、华南农业大学学姐微信、华南农业大学考研真题、华南农业大学专业目录、华南农业大学排名、华南农业大学保研、华南农业大学公众号、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华南农业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华南农业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huanannongyedaxue/yanjiushengdaoshi_533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