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导师:崔允漷

发布时间:2021-10-27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导师:崔允漷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导师:崔允漷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导师:崔允漷 正文

     

  ►个人简介
  姓名:崔允漷
  现任职务:教授、博士生导师
  邮编:200062
  地址: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华东师范大学

  ►主授课程
  课程理论、教学理论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校本课程开发

  ►研究领域
  课程开发、课程政策、课程评价、教师专业发展

  ►主要著作
  校本课程开发丛书总主编:《初中校本课程开发》(傅建民主编,2005年5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普通高中新课程研修手册·新课程的领导、组织与推进》(第一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普通高中新课程研修手册·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与管理》(第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案例研究丛书总主编:《有效,无限的探寻》(合作,第一主编)《走向课程领导》《研究性学习在农村》《信息技术背景下的研究性学习》《大班小班化》《创新思维的助推器》共6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高中学分制:国际经验与建议》(第二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第二主编),华东师大出版社2003年版
  《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第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综合实践活动典型案例专家点评(小学卷)》(主编),辽海出版社2003年版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第二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38万,443页
  《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专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22.4万,286页
  《教育学文集·索引》(主持编纂),人民教育出版版1996年版,885页
  《国际教育展望》(合作选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760页

  ►出版参著
  同伴指导,王少非主编:《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我国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课程现状研究报告,张华、李雁冰主编:《研究性学习的理想与现实》,上海教育科技出版社2004年
  新课程的基本内容与设计特点(第一讲),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指导·初中数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校本课程开发的历史、现状与未来(第9章);课程标准的性质(第11章),钟启泉、张华主编:《世界课程改革趋势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走向决策分享——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历史透视,全国课程专业委员会秘书处编:《21世纪中国课程研究与改革》,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谁来决定我们学校的课程:一种分析的框架,袁振国主编:《中国教育评论2001》,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
  当代教学理论(第7章),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
  当代教学理论(第7章),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修订版),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
  教育学(合作),《上海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发展报告(1978-1998)》,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教学活动的本质、教学规律、教学过程的要素、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矛盾等5篇,瞿葆奎主编:《40年社会科学争鸣大系(1949-1989)·教育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巴西高等教育的兴邦策略,杨德广主编:《国际教育兴邦与教育改革》,同济大学出版社1990年

  ►出版译著
  《学校课程史》(丹尼尔·坦纳等),崔允漷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403页
  《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第二译者),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3月,21万,258页
  《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第二译者),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第二版,21万,258页
  出版专编教材
  《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上海市“九五”高校重点教材),第二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38万,443页

  ►主要论文
  “论开放性活动的教育评价文化”(第二作者),《教师教育研究》,2006年第2期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_历史考察与现实追问”,《全球教育展望》2006年第3期
  “试论建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的价值”,《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第3A期
  “普通高中如何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国教育报》2006年2月17日第5版
  “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亟需澄清的认识问题”(与汪贤泽),《基础教育课程》2006年第2期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意义_进展及问题”(与汪贤泽),《全球教育展望》2006年第1期
  “期待突破的_森林之旅”,《中国教育报》2005年11月13日第3版,转载于《中国音乐教育》2006年第1期
  “指向专业发展的教师同伴互导”,《当代教育科学》2005年第20期
  “课程改革政策执行_一种分析的框架”,《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第10期
  “督教分离教考合一_英国三级课程管理的经验及启示”(与张雨强),《全球教育展望》2005年第10期
  “教师_课程改革之旅的主人”,《新课程研究》2005年第9期
  “学校课程规划的内涵与实践”,《上海教育科研》2005年第8期
  “关于新课程的评议_一种视角”(与王少非),《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第5期;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2005年第8期
  “行动起来_做课程改革的积极促进者_大学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作用_高级研讨会纪要”(与夏雪梅),《全球教育展望》2005年第4期
  “辽宁省义务教育新课程实施状况暨_减负_情况调研评估报告”,《基础教育课程》2005年第2期
  “大学_中小学伙伴关系_一种分析框架”(合作,第二),《全球教育展望》2005年第3期
  “有效教学的理念与框架”(与王少非),《中小学教材教学》2005年第2期
  “不恰当的教师评价制度对小学教师人格影响之研究”(与柯政、夏雪梅),《基础教育学报》(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教育研究所)2004年第2期
  “课程改革呼唤执行力”,《教育发展研究》2004年第9期
  “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再思考”,《基础教育课程》2004年第8期
  “试论学校自我评价的问题及对策”(与夏雪梅),《全球教育展望》2004年第8期
  “教学目标_不该被遗忘的教学起点”,《人民教育》2004年第13期
  “校本课程开发在中国”(合作,第一),《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第3期;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2004年第10期
  “让学生变好比让学生变聪明更重要_两岸三地教师_课程与人格建构研讨会综述”(合作,第二),《全球教育展望》2004年第6期;《新华文摘》2004年第16期
  “课程改革即责任分担”,《教育时报》2004年5月20日第3版
  “高中新课程的管理创新”,《基础教育课程》2004年第5期;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小学学校管理》2004年第9期
  “我国普通高中课程计划的历史演变”(合作,第一),《教育研究》2004年第1期
  “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开发建议书”,《当代教育科学》2003年第22期
  “普通高中学分制方案及实施建议”(合作,第二),《当代教育科学》2003年第22期
  “面向高中学生的课程表编制”,《当代教育科学》2003年第20期
  “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的问题研究_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专题研讨会综述”(合作,第一),《教育科学研究》(北京)2003年第7期
  “高中课程新方案如何在传统中创新”,《全球教育展望》2003年第8期;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2003年第11期
  “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现状调研报告”(合作,第一),《全球教育展望》2003年第7期;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2003年第11期
  “试论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的课程框架”(合作,第一),《教育发展研究》2003年第6期;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2003年第10期
  “我国普通高中学分制方案_问题与建议”,《全球教育展望》2003年第1期
  “校本课程开发的问题与共识”,《中国教育报》2002年10月8日
  “实验区校本课程研讨会综述”,《中国教育报》2002年8月24日
  “走向专家型教师”,《人民教育》2002年第6期
  “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现状调研报告”(合作,第一作者),《全球教育展望》2002年第5期;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02年第7期
  “课程改革即自我新生”,《教育发展研究》2002年第5期,转载《教育时报》2006年1月4日
  “大陆当前课程改革的背景与理念”,欧用生等主编:《海峡两岸新世纪小学课程与教材改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2年4月
  “试论普通高中的独立价值_性质_任务和培养目标”,《全球教育展望》2002年第3期;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2002年第6期
  “从两套科学教材看中国大陆的课程统整”(合作,第一作者),林智中等编:《课程统整:第四届两岸三地课程理论研讨会论文集》,2002年1月
  “新课程新在何处解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育发展研究》2001年第9期;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2002年第1期;转载于《福建教育》2001年第11期;转载于《小学青年教师》2002年第4-5期

以上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更新或错误,请联系我们进行更新或删除,联系方式

添加华东师范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华东师范大学考研分数线、华东师范大学报录比、华东师范大学考研群、华东师范大学学姐微信、华东师范大学考研真题、华东师范大学专业目录、华东师范大学排名、华东师范大学保研、华东师范大学公众号、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华东师范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华东师范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华东师范大学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huadongshifandaxue/daoshi_505145.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