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考指南之用就业因素衡量考研选择

【考研派 okaoyan.com】 为大家提供报考指南之用就业因素衡量考研选择,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

根据国家教育部相关统计数据,近年来全国高校毕业生持续走高,其中毕业研究生更是居高不下,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多对社会提供就业岗位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本积重难返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如今变得更加严峻。于是,很多人发现考研成为暂缓就业的一条有效出路。那么,如何根据就业因素,全面衡量考研选择是否恰当呢?《求学·考研》记者蔡立丰表示,依次从考研选择的四个步骤说起。

  考研选择第一步:选择地域

  如果把考研和钓鱼相比较,考研时对报考学校所在地域的选择就如同钓鱼时必须先决定在哪一片水域垂钓,水域中养分的肥沃程度是决定我们最终钓鱼多少和大小的首要因素。这里比喻的养分不但是指报考学校所在地域的悠久文化、历史沿承等人文因素,更是指其经济状况和就业前景等发展因素。

  我们知道,除了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名校(如北大、清华)外,各高校对其所在城市、省区乃至区域范围内的经济与人文发展贡献最大、影响最深。例如中山大学在华南地区的名气和影响力就远远要大于其在北方地区的名气和影响力。基于对今后个人发展机遇的考虑,考研者在确定报考地域时自然会把当地的经济状况以及可能提供的就业机会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许多同学表示,由于涉及今后的工作机会以及工作方向,北京、江浙、广东等地的大学向来是考生们的重点考虑对象,而西部地区很多学校由于知名度过低,且经济不发达,难以对考生形成吸引力。

  考研选择第二步:选择学校

  在中国,每个省份少则有几十家高校,多则有上百家高校,其中有硕士点、博士点的高校也不乏其数,如何选择学校也是事关学业有成、就业无忧的一门学问。

  考研选择学校,不仅要看院校的师资水平和学术氛围,还要看院校的就业情况和专业排名。如果一所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发展潜力好、后劲大,能够满足用人单位及社会的需要,校友的知名度高和为社会作出的贡献度大,自然容易得到社会的公认和市场的欢迎,因此在考研者中更容易出现“名校崇拜”。

  但过度的“名校崇拜”也带来很多困扰。一方面,这使得报考 “名校”的入学竞争不断加剧。据统计,报考北京地区的硕士研究生中,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这4所高校的报考人数均过万人,合计占北京地区高校和科研院所所有报考人数的三成;报考天津地区硕士研究生的考生中,报考南开大学和天津大学的考生人数合计占全市招生单位所有报考人数的六成。另一方面,随着研究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名校”研究生就业难度也逐渐加大。特别是有的“名校”在研究生扩招的浪潮下,盲目申报硕士点、扩招研究生人数。例如一些著名理工类高校纷纷申报文科类、社科类硕士点,而就读于这些高校的文科类、社科类研究生往往既存在着就读专业师资、科研条件不好的 “先天”不足,又面临着学校专业排名不高、求职竞争力不强等不利因素。

  考研选择第三步:选择专业

  专业对就业机会的影响,让很多考研的学生提前重视考研专业的选择。但考生在选择专业时,往往由于自身考虑不够全面,对社会需求缺乏了解,极易出现从众心理。四川某高校历史专业大四学生刘东无奈地表示:,严峻的就业形势让我们不得不考虑转报热门的经济、管理等专业。相对而言,跨专业考研的考生更容易扎堆报考,他们热衷报考金融、经济和管理等相关专业,这种跟风现象导致热门专业人满为患,考生寒心苦读却往往与理想失之交臂,而所谓的“冷门专业”却无人问津,无法满足社会需求。例如新闻传播专业,一直是各省、各高校历年来报名人数多、录取分数高的十大热门专业之一,但却由于过多高校开设新闻相关硕士专业,造成毕业生供需比的严重失调,就业状况让人大跌眼镜;而像冶金、采矿等一直受到学生冷遇的专业,毕业生的供给远远小于需求,还经常会出现招聘单位即使亮出诱人的年薪也招聘不到毕业生的现象。

  当然,把专业的选择和将来的就业联系起来,并不是用一种静态的眼光来看待问题:今天的热门专业未来不一定就很容易找到工作;今天看似冷门的专业不一定将来工作就难找。正如清华大学核能院反应堆工程专业的毕业研究生张同学,与今年的毕业生一样,眼下也正为就业烦恼着。但他不是为找工作发愁,而是为“去哪一家”而发愁。由于长期跟随导师从事核反应堆的科研项目,具有很强的科研和实操经验,包括中国核工业集团、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和东北一家核电设备制造厂在内的单位纷纷向他伸出了橄榄枝。

  考研选择第四步:选择导师

  确定考研专业或者研究生入学考试录取后,几乎所有的人要面临最后一项选择:选择所报考的导师。

  毋庸置疑,导师的研究方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就业状况和就业前景。我所在职的学校中就有一个真实的案例:机械学院毕业研究生黄同学,去年到江浙地区参加研究生专场招聘会时,参加了XX企业的面试。交谈之后,双方印象都不错,也有意向签订就业协议。但该企业目前正处于生产规模扩大阶段,急需机械电子设计人才,而黄亮在导师的指导下,研究方向及毕业课题都侧重于机械理论研究,与企业的需求有一定的差距。由于双方供求的专业方向不吻合,黄亮只得错失这次就业机会。

  即使是在同一专业方向或者研究领域中,选择谁作为自己的专业导师也是破费心思的。在某重点大学广告学专业读研二的小罗告诉记者,学院里每位导师带研究生的情况各不相同。小罗说,导师的名气大,对学生而言是未来就业的一个加分条件。“研究生毕业求职时,很多地方都会问你的导师是谁,能师从‘名导’似乎是毕业生在校能力的一种证明。”

  许多同学热衷于报考博导、名师或担当一定领导职务的导师,这不外乎有以下三个原因:一是这类导师往往在专业研究领域享有盛名并取得突出成就,跟随其进行研究和学习更容易接触到重点课题或大项目,能为就业或继续深造创造有力的锻炼机会;二是这类导师的名气和影响力往往为个人的就业竞争力加分,同时其所拥有的广泛人脉关系也成为未来就业的有效资源;三是其所担任的行政职务,能为将来就业提供机会和人际资源。但正如一枚硬币同时具有正反两面一般,受到考研学生青睐的这类导师可能因为所带的学生人数较多而疏于对学生进行指导,更有甚者的是有的博导所带的博士生、硕士生多达几十人,不得不依靠其他导师或自己的博士生来带教硕士生,以至于出现连学生都认不全的笑话。在这样的教学状况下,导师纵然有心,也无力为所有学生提供就业机会或者解决就业困难。

  考研就如同钓鱼。钓鱼的最终目标是收获越多越好的鱼,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必须选择合适的水域、位置、鱼竿和教练,从而才有可能获得最丰硕的成果。考研的最终目标就是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和职业发展前景,为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必须立足于就业,用动态和发展的眼光进行考量,在考研之前选择好地域、学校、专业和导师,才有可能更好地把握自己的未来。

  为尊重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来源:报考指南之用就业因素衡量考研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