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政治考研马原部分答题模板汇总

更新时间:2022-05-21 11:55:48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政治
Add 研究生学姐
为你免费答疑

2016年政治考研马原部分答题模板汇总

考研的道路是漫长的,是无比艰辛的。考研的人大多数是焦躁的,迷茫的,也是孤独的。特别是身边没有研友陪伴的时候那种孤独感只有自己才能体会。
2016年考研政治马原部分答题模板

距离2016年考研初试仅剩38天了,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内,考研政治除了巩固练习,梳理知识点外,掌握临场的答题技巧也是非常必要的。越考考研为广大考生整理了政治考试主观题答题模板,以供各位考生参考借鉴,提高成绩。

模板一

一、是什么?(阐述原理)
  联系原理:该材料联系的是?原理,该原理认为?
  照抄方法:**原理要求我们(原理包含的方法论)
  二、怎么讲?(过渡部分)
  联系材料:这个材料告诉我们,,,
  解释说明:如果有错误观点要批驳(以上观点具有完全的欺骗性,是毫无根据的,
  有着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是把xx问题政治化)
  三、怎么干?(行动性的语言)
  提出行动
  建议措施:调动三个积极性:人+自然条件+科技(主体、客体、媒介)
  分析题可能之形式
  34-38题:10×5=50分
  34.马原(哲学)
  35.中特+马原(政经)
  36.毛概+近现代史
  37.思修法基(思修)
  38.世界经济与政治
  分析题:马原(哲学)
  1.实践(人与自然,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
  2.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辩证法的核心)
  3.必然性和偶然性
  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认识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
  5.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模板二

马原(哲学)——矛盾对立统一规律(可以应对所有的主观题) 
  一、是什么: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必背 
  ①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 
  ★同一性: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1)互为对方存在的条件,相互吸收利己的因素;
  2)双方可向各自对立面转化(需一定条件)
  3)规定事物发展的方向;
  ★斗争性:相互排斥、相互制约
  造成量变,实现质变。
  二、怎么讲:永远之第二步必背 
  ①贯穿始终的“一分为二”:A+B 
  一方面,我们在干A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做B;(学习原理时不忘实际)
  另一方面,我们在干B的时候,也要注意做A。(实际工作时,要上升到原理的高度)
  ②批判割裂的“形而上学”: 
  如果我们只注重A,忽视了B,我们就会…严重后果(教条主义)
  如果我们只注重B,忽视了A,我们就会…另一个严重后果(经验主义)
  三、怎么干:矛盾分析法必背 
  ⑴“两点论”:16个字 
  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
  再16个字
  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求同存异、共同发展
  ⑵“重点论”: 
  ①干事情,多选一:
  抓关键--抓主要矛盾
  ②对一个人或事情做判断、评价:
  看主流--看矛盾的主要方面

模版三

马原(哲学)——必然性与偶然性(次数、频率问题) 
  一、是什么?必背 
  ①区别: 
  内外根源、稳定性表现、地位
  ②联系: 
  ⅰ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必然性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为自己的发展开辟道路;
  ⅱ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偶然性受必然性支配;
  ⅲ.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二、怎么讲?必背 
  理论与题目概念对应的关系(把A、B具体化)
  三、怎么干?必背 
  方法论意义:积极发现并总结规律,要善于从偶然中发现必然
  必然性与偶然性的材料:败中取胜,歪打正着(已经做坏了,但是出乎意料很圆满)

模版四

马原(哲学)——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先后问题) 
  一、是什么? 
  1.感性认识vs理性认识 
  ①区别:认识的初级阶段vs高级阶段(具体vs概括)
  ②联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③实现从感~到理~的飞跃
  ⅰ.获取丰富实际的感性材料
  ⅱ.加工制作,上升为理性认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④实现从理~到感~的飞跃:检验认识
  二、怎么讲? 
  从材料中带入
  三、怎么干? 
  ①辩证唯物主义要求我们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矛盾普遍性vs特殊性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工作实践中将理论和实践不断地相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理论中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实现理论的与时俱进。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材料:看法、认识、判断、先后
  例题 
  1九方皋相马方法的高明之处何在? 
  是什么: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从感性到理性飞跃的条件
  怎么讲:九之所以相马成功是因为他在对马观察时没有拘泥于马的颜色性别,这些表面因素。而是及时的把对吗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抓住了千里马的关键因素——速度、耐力达到了找寻千里马的目的。
  2伯乐之子“相马”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怎么说:相马失败,是因为没有从实际出发,过分依靠理论,照搬照抄,生吞活剥,只抓住了马的外表,忽略了千里马的关键因素,所以相马失败了。
  教条主义,缺乏实践经验没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没有认识事物的本质,客观唯心主义。
  3为什么说九方皋相马的思维方法比找到千里马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怎么干:辩证唯物主义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要求我们,理论结合实际,在理论中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实现理论的与时俱进。
(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部分)
一、是什么? 
  2.理性因素vs非理性因素 
  ①定义:
  情感、意志(冲动、欲望、想像、直觉、灵感)
  ②作用:
  理性因素:指导、解释、预见
  非理性因素:动力、作用、诱发
  ③两者关系:
  理性因素是主导,理性因素制约非理性因素,但也承认非理性因素的重要作用
  二、怎么讲 
  带入材料,文科、理科代替非理性因素和理性因素
  三、怎么干 
  创新
  科学的创新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的合力
  理性分析、严密论证+自信、意志力、发散思维、怀疑精神
  在工作中敢于打破成规,勇于探索,突破前人,创建全新的工作方法
  材料特点:两种不同学科或者不同人的对比
  例题: 
  ①既然在数学领域2+5=7是颠扑不破的,为什么在艺术领域2+5=10000也是可能的?
  是什么:理性因素是理智,非理性因素是冲动、欲望、想像、直觉、灵感。理性因素的功能是指导、解释、预见,非理性因素的功能是动力、作用、诱发。理性因素是主导,理性因素制约非理性因素,但也承认非理性因素的重要作用。
  怎么讲:在数学领域里偏重计算,以严格的论证、定理、推倒为鲜明特色,所以答案往往是唯一的。因此在数学领域里2+5必须等于7;与之相反,在艺术领域中,更多的是以灵感、联想和发散思维作为主要手段,没有固定答案有广阔的可能性,所以2+5可能等于10000。
  ②在认识活动中,正确处理理性与非理性的关系对科学创新有何重要意义?
  怎么干:科学创新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的合理,要求我们把理性分析、严密论证+自信、意志力、发散思维、怀疑精神结合,在工作中敢于打破成规,勇于探索,突破前人,创建全新的工作方法。
 

模版五

马原(哲学)——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一、是什么 
  真理的特征:
  ⑴客观性——凡是真理都是客观真理,客观性,是无条件
  ⑵相对性(具体性)——有待深化,有待拓展
  ⑶二者联系:任何真理都是两者的统一(二者相互包含、相互转化)
  二、怎么讲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真理:
  反对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
  教条主义、机械僵化
  怀疑科学、诡辩论
  三、怎么干 
  辩证唯物主义:做工作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原理:在工作中把理论和实践不断加以结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理论中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实现理论的与时俱进。
  材料特点:讲一个曾今的真理,现在失灵不奏效了。
  例题: 
  (1)庙僧按照常理,认为石兽应顺流而下,从真理的具体性分析其失当之处? 
  是什么:真理具有绝对性,真理都是客观真理,是无条件的;真理具有相对性,有待于实践的进一步检验和深化拓展;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二者相互包含,相互转化。
  怎么讲: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真理:反对绝对主义,教条主义、机械僵化;和相对主义、怀疑科学、诡辩论。正常事物坠入河中一般都顺流而下,能在下游被人们找到。但是有不可忽视的前提条件——坠河之物密度小于水。石兽密度远大于水,原先的结论和真理无法再指导这次的实践活动。所以庙僧第一次打捞失败,没有顺利招到石兽,夸大真理绝对性的绝对主义错误。
  (2)守河堤老兵关于石兽“逆流而上”的见解对我们辩证的思考问题有何启示? 
  并举一例说明之。
  怎么干:辩证唯物主义要求我们做工作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要求我们在工作中把理论和实践不断加以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理论不断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实现与时俱进。
  举例:考研的学习方法不同于其他考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上述科学发现过程在认识论上对我们如何发现和发展真理有哪些启示?
  是什么:真理的绝对性;真理的相对性;二者的关系
  怎么讲: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真理;反对绝对主义,相对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要求我们···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要求我们···

模版六

毛中特、马原(政经)——科学发展观: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联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和模版一相同 
  例题 
  “十一五”时期资源节约方面的主要指标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挑战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出何种要求? 
  是什么: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包括生产实践、科学实践和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实践具有客观现实性、是能动的、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基础,人的存在方式。
  怎么讲:我们应该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人自然界的一部分,实践使人从自然界分化出来。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遵循客观规律为前提,人与自然应协调发展;自然界有其客观规律,人类可以在遵循和认识客观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达到发展的目的。人在实践活动中如果不遵循客观规律为所欲为,必将受到自然的惩罚;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我们应该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2)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国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怎么干:调动三个积极性,四点行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注重经济发展的效益和质量,加大转变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式和力度;依靠科技进步,加大能源结构调整的方式和力度,开发新能源、可持续能源;控制人口增长实行计划生育,绿化改善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大环保法制、宣传。
 

模版七

毛中特、马原(政经)——民生问题、收入分配、社会保障问题 
  一、是什么 
  基本概念(选择与材料有关的部分表达):
  按劳分配——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前提下,我国实行按劳分配。
  ⑴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所决定的。⑵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
  首先,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所有制基础。
  其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二、怎么讲 
  ⑴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体现在按劳分配是全社会分配领域中主体的分配原则,也体现在是公有制经济内部主体的分配原则。
  ⑵只有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才能体现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实现共同富裕
  ⑶反对错误观点:
  ①完全按劳分配,不需要按生产要素——按生产要素分配同按劳分配并不矛盾(因为存在着多种所有制),我们需要按生产要素分配发展经济
  ②完全按生产要素分配,不需要按劳分配——不符合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违背了社会主义道路。
  三、怎么干 
  ⑴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低、调高、扩中、打非
  ⑵正确处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反对两极分化和平均主义。
  ⑶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5个统筹(在收入问题上属于怎么干,在社会保障问题上属于是什么。)
  社会保障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商业保险与慈善事业等制度。
  社会保障内容(三保一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的原则:统筹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统筹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统筹城镇社会保障和农村社会保障、统筹公平和效率、统筹政府作用与市场效率具体措施:
  ①体现了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②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
  ③切实保障各方面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让他们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社会保障的功能:
  ①调节收入差距
  ②缓解各种社会矛盾
  ③稳定社会的基本功能,是经济发展的安全网,是社会发展的稳定器,能为维护社会安定提供可靠的保证
  ④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社会保障可能的外延、横向联系的考点
  ①与分配制度相结合(先富与共富下的社会保障)
  ②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结合
  ③与和谐社会的结合(公平正义)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所需的制度保障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④与科学发展观的结合(以人为本)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正是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这一本质和核心是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是贯彻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⑤与改革中的稳定相结合 
  ⑷解决就业问题的具体措施:(题目不要求,回答就不提)
  培育?发展?鼓励?落实?强化?建立?
  ①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
  ②发展第三产业,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吸纳就业的作用,
  ③鼓励人们自谋职业和灵活就业;
  ④继续全面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实施就业援助制度,增加就业和再就业资金投入,
  ⑤强化就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
  ⑥逐步建立城乡统筹、规范运行的劳动力市场,完善社会化的就业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