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医科大学专业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发布时间:2018-11-22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哈尔滨医科大学专业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哈尔滨医科大学专业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哈尔滨医科大学专业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正文


  本学科创建于1949年,先后参加了抗美援朝、反细菌战、防治鼠疫、脑炎等大规模卫生防病实践工作。本学科前教研室主任刘瑞章教授曾在国内最早分离出森林脑炎病毒并用于生产疫苗且沿用至今。本学科1980年被评为省重点学科。1981年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1986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1991年被批准为博士后流动站。目前本学科有教职员工24人。博士导师5人,其中教授、研究员10人,副教授、副研究员5人,讲师2人。具博士学位教师4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9人。
学科学术带头人王滨有教授现为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指导教师。中华预防医学会流行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副主编。

  科研方面:
  科研工作以北方常见病的病因流行病学及其防制研究为重点,主要侧重于病毒病防制及抗病毒药筛选与开发研究,及其先天疾病,常见慢性病、非传染病的防制和卫生统计的新理论、新方法等。
  具体研究方向为:
  1.传染病流行病学:研究北方常见传染病、新发传染病(包括艾滋病等)各种传染病的流行规律、防制对策和措施,特别是抗病毒中草药的开发与应用研究是本研究方向的重点。
  2.出生缺陷流行病学:研究我国北方地区出生缺陷的分布特点及发生规律,探讨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的对策和措施。
  3.慢性病流行病学:研究对我国北方地区危害严重的恶性肿瘤、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病因及其危险因素。重点探讨恶性肿瘤、糖尿病、高血压的遗传病因遗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及其相互关系,为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的对策和措施提供依据。
  4.生物统计的新理论、方法的研究。包括医学诊断试验评价的多变量ROC模型及软件、生存质量和疾病负担分析、人类基因数据分析和慢性代谢性疾病的计算机模拟分析等。

  自2000年以来先后承担国外合作基金项目 1 项、CMB课题2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参加国家重大课题863、973课题各一项。并取得显著成绩。其中在抗病毒药物的开发研究中已开发新药,并已向医药集团转让,获较可观经济效益。发表学术论文110余篇。
  该学科目前有分子流行病学实验室、病毒学实验室、细菌实验室、计算机室等。可开展分子流行病学及病原体的分离、数据的分析等。现有主要仪器设备,杂交箱、凝胶成像、DNA扩增仪、旋转蒸发器、超声波细胞破碎仪、厌氧培养箱、超低温冰箱、电镜、荧光显微镜。特色技术为病毒分离、生化指标检测及分子生物学。可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

哈尔滨医科大学

添加哈尔滨医科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哈尔滨医科大学考研分数线、哈尔滨医科大学报录比、哈尔滨医科大学考研群、哈尔滨医科大学学姐微信、哈尔滨医科大学考研真题、哈尔滨医科大学专业目录、哈尔滨医科大学排名、哈尔滨医科大学保研、哈尔滨医科大学公众号、哈尔滨医科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哈尔滨医科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哈尔滨医科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hebykdx/yjszy_155672.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