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303脾胃研究所导师:胡玲

发布时间:2021-11-20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广州中医药大学303脾胃研究所导师:胡玲

广州中医药大学303脾胃研究所导师:胡玲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广州中医药大学303脾胃研究所导师:胡玲 正文

[导师姓名]
胡玲

[所属院校]
广州中医药大学

[基本信息]
导师姓名:胡玲
性别:
人气指数:3936
所属院校:广州中医药大学
所属院系:303脾胃研究所
职称:教授
导师类型:硕导/博导
招生专业:
研究领域:学科领域
科学学位:脾胃虚实病证辨治规律及其病理本质研究;中医药防治胃癌癌前病变研究...

[通讯方式]


[个人简述]
个人简述
1962年9月出生,贵州黔西县人,汉族,中共党员,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脾胃所党总支书记、所长,博士,教授,博导。“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大徒孙,“九芝堂”中医世家第10代传人和全国名老中医劳绍贤教授大弟子;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脾胃方向)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脾胃病脾虚证候重点研究室”学术带头人,“中加联合脾胃病研究中心”国际研究平台以及“北上广脾胃研究学术联盟”广州负责人;主持国家及省部级课题11项,发表论文100余篇,指导硕、博士生36名。2017年作为负责人执笔完成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虚证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和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项全国行业内诊疗标准;完成了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消化系统常见疾病诊疗指南-急、慢性胰腺炎(基层医生版和患者科普版)”和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腹痛中医临床实践指南”2项全国行业内诊疗标准制订的主审;执笔完成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西医结合消化医学学科发展报告》之“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研究及其相关问题”专题报告,并于2016年4月由中国科协和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共同公开发布;作为主要执笔者完成的“脾虚理论及其应用研究”2017年入选《中国中医药重大理论传承与创新典藏》,成为新中国成立60年中医药研究突出成果之一。
主要荣誉
2012年获广州中医药大学“北京固生堂名中医传承栽培奖学金导师栽培奖”;
2013年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优秀继承人”称号;
2013年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优秀论文”;
2013年获广州中医药大学“优秀女教职工”称号;
2014年获广州中医药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优秀管理者”称号;
2014年获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管理“先进工作者”称号;
2015年获广州中医药大学“北京固生堂名中医传承栽培奖学金导师栽培奖”;
2016年获广州中医药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优秀指导老师”称号;
2016年获广州中医药大学第十九届新南方教学奖励基金“优秀教师”称号;
2016年获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2011-2016年度“先进学会干部”称号。
2012年至今,指导的硕、博士研究生2人分别获2015和2017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国外高水平大学留学项目资助赴美国马里兰大学、加拿大渥太华大学进行联合培养;4人获教育部研究生“国家奖学金”;6人获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全国和国际会议“青年论坛”二、三等奖、优秀奖和提名奖;1人获广州中医药大学第十九届新南方教学奖励基金“创新奖”;2人获广州中医药大学“北京固生堂名中医传承栽培奖学金”;1人获广州中医药大学“一方奖学金”;3人获广州中医药大学“优秀毕业研究生”。

[科研工作]
工作经历
1983年7月至1986年8月在贵州省黔东南州中医院工作,任医师。
1989年7月至1995年8月在贵阳中医学院中医系工作;期间1990年晋升为讲师。
1998年7月至今在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工作,期间2000年晋升为副研究员并转评为副教授,2006年晋升为研究员;2003年5月起任脾胃研究所党总支副书记、副所长;2011年4月起任党总支书记,2014年10月起任所长;2003年受聘为硕士生导师,2010年受聘为博导。
学术兼职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全国脾胃学组副组长;
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脾胃病分会常务委员;
世界中医药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中医药促进会消化整合分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消化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注册审评专家。
科研项目(主持)
基于“邪毒致变”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探讨Hp相关胃病良恶性病理演变的证候特征(No.8177423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8.01-2021.12,经费:56万元。
基于“邪毒致变”探讨Hp相关胃病演变过程不同证候microRNAs和炎症因子基因多态性(No.813735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4.01-2017.12,经费:70万元。
“劳绍贤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发[2011]41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2.09-2015.06,经费:50万元。
“中医药防治脾胃病、脑病创新研究团队”(No.2016KYTD07),广州中医药大学创新强校工程项目,2016.07-2017.12,经费:90万元。
“基于湿热蕴毒和Wnt新经典信号转导通路探讨Hp相关胃病脾胃湿热证”[广中医研(2016)64号],广州中医药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2016.011-2017.12,经费:20万元。
“中医药防治脾胃病、脑病创新研究团队”(No.A1-AFD01514A05),广州中医药大学创新强校工程项目,2015.07-2016.12,经费:100万元。
Hp感染和MUC1-568A/G、IL1-B-511C/T基因多态性与慢性糜烂性胃炎不同证候关联的研究(No.S2012010010355),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2.10-2014.10,经费:5万元。
基于Hp相关胃病NF-B通路及微生态改变脾胃湿热证的研究(No.3077268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08.01-2010.12,经费:30万元。
Hp相关胃病脾胃湿热证NF-B通路及微生态改变的研究(No.7004802),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07.10-2010.09,经费:5万元。
主要论文
TheEfficacyofJianpiYiqiTherapyforChronicAtrophicGastritis:ASystematicReviewandMeta-Analysis[J].PLoSOne(2017.07,通讯作者,SCI,IF:2.806;JCR1区)
EfficacyandSafetyofModifiedBanxiaXiexinDecoction(PinelliaDecoctionforDrainingtheHeart)for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inAdults:ASystematicReviewandMeta-Analysis.Evidence-BasedComplementaryandAlternativeMedicine(2017.02,通讯作者,SCI,IF:1.74;JCR2区)
RoleofMedicinalPlantsforLiver-QiRegulationAdjuvantTherapyinPost-strokeDepression:ASystematicReviewofLiterature.Phytother.Res.(2016.10,并列通讯作者,SCI,IF:3.092;JCR2区)
Thecharacteristicsandanalysisforthesupermicro-structureofdifferentsyndromeofHelicobacterpyloricorrelatedgastricdiseases.CJIM(已录用定稿,通讯作者,SCI,JCR3区)
Interleukin-12andinterferon-γactingondamp-heatofspleen-stomachsyndrometriggeredbyhelicobacterpylori.JTCM(已录用定稿,通讯作者,SCI,JCR3区)
慢性胃病不同中医证候患者胃黏膜基质金属蛋白酶-7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的表达.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01,通讯作者,CSCD)
脾虚证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中医杂志(2017.09,第一执笔人,CSCD)
非可控性炎症对Hp相关胃病演变与中医证候研究的启示.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04,第一和通讯作者,CSCD)
基于“邪毒致变”探讨Hp相关胃病演变过程证候与基因多态性的关联.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7.06,第一和通讯作者,CSCD)
Hp相关胃病脾胃虚实证候胃黏膜GM-CSF、RANTES表达的研究.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09,通讯作者,CSCD)
不同证候舌苔HSP70、IL-8mRNA表达与胃黏膜HP感染和病理改变的关联.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08,第一和通讯作者,CSCD)
养阴法在慢性泄泻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辽宁中医杂志(2016.03,通讯作者,中文核心)
从“治未病”防治胃肠息肉.辽宁中医杂志(2015.09,通讯作者,中文核心)
劳绍贤运用药对治疗脾胃病及杂病经验撷萃.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09,通讯作者,中文核心)
消化道息肉发生与中医体质状态和证候关联的思考.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07,通讯作者,CSCD)
劳绍贤临证配伍运用石菖蒲经验拾遗.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01,通讯作者,中文核心)
基于“脾胃和”论治慢性唇炎思路.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01,通讯作者,中文核心)
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病脾胃湿热证患者热休克蛋白70和白细胞介素-8的表达.广东医学(2015.01,通讯作者,中文核心)
劳绍贤运用藿朴夏苓汤治疗脾胃病湿热证经验举隅.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03,通讯作者,中文核心)
脾胃创新理论研究钩玄.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04,通讯作者,CSCD)
Hp相关胃病不同中医证候型EGF、TFF1及ICAM-1蛋白水平的表达.时珍国医国药(2013.12,通讯作者,CSCD)
慢性疲劳综合征病因病机和治疗特点初探.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07,通讯作者,中文核心)
基于“咽胃相关”探讨慢性咽炎及其治疗.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07,通讯作者,中文核心)
运脾降浊法治岭南老年性湿热便秘思路探讨.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1,通讯作者,中文核心)
对中医药防治抗生素相关苔腻症的思考.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2,通讯作者,中文核心)
不同证型慢性胃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HSP70、NF-κB的表达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09,第一和通讯作者,CSCD)
中医脾虚理论及其应用-脾胃学说传承与应用专题系列(4).中医杂志(2012.07,第一作者,CSCD)
基于脾胃湿热辨治慢性疲劳综合征探析.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05,通讯作者,中文核心)
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与外周血Th1/Th2平衡的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03,通讯作者,CSCD)
幽门螺杆菌和乳酸杆菌菌群失调与慢性胃病脾胃湿热证发病的关系.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09,通讯作者,CSCD)
主要著作
《中华脾胃病学》(ISBN978-7-117-21722-4/R.21723),常务编委,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年6月第1版,专题负责人。
《中西医结合消化医学学科发展报告》(ISBN978-7-5046-6891-2/R.1877),编委,中国科技出版社,2016年4月第1版,专题负责人。
《左金丸现代研究与应用》(ISBN978-7-117-16511-2/R.16512),编委,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12月第1版,现代临床应用篇章负责人。
《劳绍贤教授临床经验撷萃》,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已定稿待出版。

[教育背景]
1983年毕业于贵阳中医学院中医学专业,获医学学士学位。
1986年至1989年在贵阳中医学院中医学专业学习,获成都中医学院医学硕士学位。
1998年6月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获医学博士学位。
广州中医药大学

添加广州中医药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广州中医药大学考研分数线、广州中医药大学报录比、广州中医药大学考研群、广州中医药大学学姐微信、广州中医药大学考研真题、广州中医药大学专业目录、广州中医药大学排名、广州中医药大学保研、广州中医药大学公众号、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广州中医药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guangzhouzhongyiyaodaxue/yanjiushengdaoshi_532577.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