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介绍

发布时间:2020-04-21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广东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介绍

广东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介绍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广东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介绍 正文

生理学教研室成立于1960年,生理学学科于1998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成为院级重点学科,2004年成为院级重点扶持学科,生理学课程现为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教研室现有教师13人,教辅1人,其中有南粤优秀教师1人,广东医学院教学名师1人。13名教师中有教授2人、副教授3人、讲师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8人,硕士学位4人,学士学位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62%。人体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主干课程。生理学教研室承担本科生、成人高等教育和部分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包括本科生的生理学、临床生理学、麻醉生理学、生理科学实验、电生理学和基础医学概论课程的教学,以及研究生的科研设计基础、干细胞与组织工程课程的部分教学。每年完成理论课教学约1800学时,实验课2100学时。教学工作始终是教研室的中心任务,教书育人是教研室的宗旨。由聂思槐教授主持的“医学创造学课程的设计和实践”项目,曾获得广东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本教研室现仍坚持教研室的各项教学制度,深化教学改革,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构建了生理学网络课程、生理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和生理学试题库系统。近年由教研室老师主编的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等出版的全国医药院校本科教材6部,参编7部;获得省级及校级教学改革课题10项;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6项。
教研室现有博士生导师1人(周光纪),硕士生导师4人(张秀娟、裴轶劲、吴洪福和李岷雯)。生理学学科的主要科研方向是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现已形成①干细胞移植免疫;②干细胞与中枢神经损伤修复;③干细胞分化调控与发育;④炎症/肿瘤细胞信号转导;⑤细胞工程几个稳定的研究方向。生理学实验室具有常用的实验设备,与学校公共科研平台配合,可以开展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工作。近年本教研室教师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省/部级课题13项、市/厅级课题18项,申请国家级发明专利2项,获得湛江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发表科研论文70余篇。本教研室重视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由本教研室教师指导的国家级、省级及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20余项,指导大学生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由本教研室教师指导完成的本科生科研作品多次获得学校的大学生课外科研竞赛奖励,并在“挑战杯”广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荣获二等奖和三等奖。
广东医科大学

添加广东医科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广东医科大学考研分数线、广东医科大学报录比、广东医科大学考研群、广东医科大学学姐微信、广东医科大学考研真题、广东医科大学专业目录、广东医科大学排名、广东医科大学保研、广东医科大学公众号、广东医科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广东医科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广东医科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guangdongyikedaxue/yanjiushengyuan_254786.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