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专硕考研简介
发布时间:2019-10-18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add 研究生微信
为你免费答疑
为你免费答疑
关于《电子信息专硕 》我们搜集了部分电子信息专硕 真题和复试资源,免费赠送;并可提供有偿的电子信息专硕 专业研究生初试/复试/调剂辅导(收费合理,内部资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领资源或了解研究生辅导的,请加网页上的学姐微信。【考研派 okaoyan.com】 为大家提供电子信息专硕考研简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
基本信息专业名称:电子信息 专业代码:085400 门类/类别:工学 学科/类别:电子信息
专业简介:西京学院为例
西京学院理学院是电子信息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是学校重点建设单位。现开设1个电子信息硕士专业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3个相近本科专业。拥有陕西省可控中子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可控中子源应用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2个省级平台,配备计算机仿真实验室、数据采集分析实验室、电力电子实验室、现代控制原理实验室、特种电源实验室、传感器实验室等多个现代化实验室以及测控技术创新、电子装配和电气工程等实训中心,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了坚实保障。
学院现有教师128名,其中省级教学名师1名,省级师德标兵1名,校级教学名师1名;教授及副教授占50%,博士占40%。近五年,该领域主持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40余项,横向课题70余项,课题总经费达3000余万元,发表SCI,EI等高水平学术论文90余篇,授权专利200余件,其中国家发明专利30余件,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部级科研奖励4项,建有省级精品课程2门,校级“一师一优”课50门,出版著作8部。
学院在电子信息硕士研究生培养设有三个方向:
(1)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方向。①中子发生器电能控制技术(中子发生器电源控制装置设计与开发);②中子检测、探测、成像技术与应用;③(激)光检测技术与应用;④(超)声特性分析、探测、检测技术与应用。
(2)新型电池与特种电源技术方向。①燃料电池技术。主要针对氢能源汽车和电动机车,研究燃料电池的生产、存储与运输、电能使用等相关前沿技术;②特种电源开发技术,主要针对航空器(飞机、导弹等),设计开发满足特殊需求的机载模块电源。
(3)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方向。①模式识别与多模信息融合技术;②智能控制理论(模糊控制、神经网络、专家系统、仿人智能控制等)与技术;③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研究;④智能无人系统(无人车间、机器人、无人机、无人驾驶机车等)技术研究与应用;多无人系统协同技术研究与系统研发等。
信息工程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是学校重点建设院系之一,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和物联网工程四个本科专业,同时开展电子信息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并与西北大学联合开展博士生培养工作。
信息工程学院现有教职工80人,其中高级职称53人,博士45人。中科院院士1人,中科院“百人计划”、“国家优青”1人,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1人,陕西省教学名师1人,陕西省教学名师领军人才1人。学院现有硕士生导师19人,其中3人受聘西北大学兼职教授,2人受聘西北大学兼职博导。另外,学院从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以及华为公司、英特尔公司等知名企业聘请多位专家为特聘教授及校外导师。
学院教学科研环境优越,建有何积丰院士工作室、物联网与大数据技术研究中心和电子信息技术省级实验示范中心,已与多家行业知名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学院教科研成果突出,近年来,学院主持国家级、省级教研科研课题41项,为企业提供技术开发服务100余项, 年科研经费1500余万元,申报和获批国家发明专利7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2项,在国内外高层次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
电子信息专业硕士设有四个研究方向:
(1)信息获取与智能处理:
面向电子信息产业、现代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需要,将智能感知、现代通信、信号处理与人工智能等技术有机结合,培养掌握现代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和人工智能等多技术融合及其应用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2)大数据分析与应用:
以云计算的大数据分析技术、大数据系统研发技术和数据可视化技术为依托,将大数据分析挖掘与处理、移动开发与架构、云计算等前沿技术相结合,并引入企业真实项目演练,培养“高层次、实用型、国际化”的复合型大数据专业人才。
(3)智能硬件开发与应用
聚焦新一代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应用,基于ARM、FPGA、DSP、SOPC等嵌入式硬件,通过信息感知、传输、组网、处理、分析和自主学习等技术综合集成,实现硬件的智能化升级和联网服务加载。培养面向智能时代需求,掌握现代软硬件协同开发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4)计算智能技术与应用
研究神经网络、演化计算、模糊逻辑、机器学习及深度学习等现代智能计算方法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并结合技术发展趋势和行业需求,研究其在机器人、无人系统、智慧交通、工业互联等领域中的应用。培养面向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高层次创新型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