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导师:季韬

发布时间:2021-10-29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导师:季韬

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导师:季韬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导师:季韬 正文


  姓名:季韬 
  性别:男 
  职称:教授
  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电话: 13609597752
  出生年月:1972年8月
  Email: jt72@163.com
  
  1.简介:

  季韬,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助理,党员,1972年8月出生,福建省福鼎市人。福州大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结构工程”硕士点负责人,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常务负责人,福建省绿色建筑评审专家。发表论文90多篇,其中23篇被EI收录,6篇被SCI收录,1篇被ISTP收录。授权发明专利4项。Email:。电话:13609597752。

  2.简历:

  1990年9月—1994年7月: 哈尔滨建筑大学建筑工程专业本科生
  1994年9月—1997年2月: 福州大学土木系结构工程专业研究生
  1997年3月—2000年3月: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结构工程专业博士生(博 士 学 位 论文:扁梁柱节点抗震性能的研究;导师为钱在兹教授)
  2000年03月— 现在: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讲师(2000.3); 副教授(2002.7 破格晋升);硕士生导师(2002.9); 教授(2006.7 破格晋升);博士生导师(2009.4);院长助理(2009.12)

  3.本科教学:

  (1) 主讲的课程:《高层建筑结构》(36学时)、《建筑结构选型》(27学时)、《给排水工程结构》(36学时)、《结构应用软件分析》(40学时)、《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24学时)等;
  (2) 编写的多媒体课件:《建筑结构选型》和《高层建筑结构》;
  (3) 带本科生的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
  (4) 带本科生的设计:《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设计》和毕业设计等;
  (5) 带2+4+5+4+5+5+5+5+5名本科生参加本科科研实践。
  
  4.研究方向:

  (1) 混凝土抗裂性、耐久性及配合比优化;
  (2) 轻骨料混凝土及其工程应用;
  (3) 人工砂混凝土及其在工程中应用;
  (4) 新型墙体材料及建筑节能保温;
  (5) 建筑废弃物的循环利用;
  (6) 夯土建筑和木结构材料耐久性研究;
  (7) 引气剂及稳泡剂的研制及在工程中的应用。

  5.论文评审:
  (1)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论文评审人;
  (2) 《建筑材料学报》,论文评审人;
  (3) 《工程力学》,论文评审人;
  (4) 《Computers and Concrete》,论文评审人;
  (5)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论文评审人;
  (6)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Nanoscience》,论文评审人;
  (7) 《Engineering and Mechanism》,论文评审人;
  (8) 《KSCE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论文评审人;
  (9) 《Composites Part B》,论文评审人。

  6.获奖:
  (1) 福建省科学技术三等奖,“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复杂受力构件的抗剪承载力和延性的研究”,2002年,排名三。
  (2) 福建省第六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钢纤维钢筋混凝土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扁梁柱节点设计方法的研究”,2003年。
  (3) 2005年获福州大学学术新人奖。
  (4) 2009年11月,作为指导老师,获第三届“金风杯”全国结构设计竞赛三等奖。
  (5) 论文“土木工程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获得2011年福建省高校实验教学改革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研讨会优秀论文优秀奖。
  (6) 2011年入选“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7) 获“第一届“土木杯”网球邀请赛”冠军(混合双打)。
  (8) 作为领队获“苏博特”杯第二届全国大学生混凝土设计大赛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

  7.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1)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2BAJ14B05). “传统古建聚落规划改造及功能综合提升技术集成与示范”子课题“传统聚落建筑材料性能提升关键技术研究”,负责人, 2012.1-2015.12。
  (2) 福建省教育厅A类科技项目(新世纪)(JA11006)(10万). LWAC的拉伸徐变的机理研究,2011-2014, 排名一。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78090)(37万),轻骨料混凝土拉伸徐变机理研究,2011-2013,排名一。
  (4) 横向课题(福建同利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加气混凝土砌块配合比自动调整软件的研发,2011-2012,项目主持人。
  (5) 横向课题(广州市三骏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CTF混凝土增效剂功效评价与节能减排效果分析,2011-2011,项目主持人。
  (6) 横向课题(福州市建设局). 防水透气型加气混凝土砌块界面剂的研究(4万),2008-2010,项目主持人。
  (7) 横向课题(福州市建设局).预拌混凝土性能控制研究(11万),2008-2009,项目主持人。
  (8) 横向课题(福州市建设局). 陶粒混凝土砌块及施工工艺的研究(10万),2008-2009,项目主持人。
  (9)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万),钢管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环扁梁中节点抗震性能的研究(2006J0156),2006-2008,项目主持人。
  (10) 福建省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基金项目(4万),植筋法加固中新旧混凝土构件剪力传递可靠性研究,2007-2009,鄢飞博士主持,(排名二)。
  (11) 福建建工青年基金(3万),钢管混凝土柱钢梁中节点受力性能的研究,2004-2005,项目主持人。
  (12)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E0210017)(4万),高强混凝土扁梁柱板节点抗震性能的研究,2002-2005,项目主持人。
  (13) 福建省科技三项基金资助项目(K2001023)(2.2万),配筋混杂纤维增强混凝土梁柱节点抗震性能的研究,2001-2003,项目主持人。
  (14) 福建省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基金项目(2002J026)(3万),商品混凝土早期裂缝的研究,2002-2004,郑忠双博士主持,主要完成人。(鉴定为国内先进水平,鉴定号:9352004Y0279)
  (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278019)(26万),钢纤维高强砼预应力扁梁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2003-2006,郑建岚教授主持,排名二。
  (16) 福州大学科技发展基金(XKJ(QD)-0118)(2.2万),钢纤维高强混凝土扁梁柱节点抗震性能研究,2001-2002,项目主持人。
  (17) 福州大学人才基金(2万),钢纤维、次梁及板对扁梁柱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2000-2002,项目主持人。

  8.期刊论文:

  (1) 国际期刊
  [1] Ji, Tao(季韬); Chen, Caiyi; Zhuang Yizhou; Lin, Xujian. Effect of ceramsite prewetting degrees on the cracking behavior of LWAC [J].Magzine of concrete research, 2012, 64 (1): 1-9. (SCI检索,EI检索)
  [2] Ji, Tao(季韬); Chen, Caiyi; Zhuang Yizhou. Evaluation method for cracking resistant behavior of reactive powder concrete [J].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12, 28, 45-49. (SCI检索,EI检索)
  [3] Ji, Tao(季韬); Lin, Tingwei ; Lin, Xujian . A concrete mix proportion design algorithm based 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J].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 2006,36(7):1399-1408. (SCI检索,EI检索, Accession number: 063410073368)
  [4] Ji, Tao(季韬); Lin, Xujian . A mortar mix proportion design algorithm based 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J].Computers and Concrete,2006,3 (5):357-373. (SCI检索,EI检索, Accession number: 064410210125)
  [5] Ji, Tao(季韬).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water permeability and microstructure of concrete incorporating nano-SiO2 [J].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 2005,35(10):1943-1947 。(SCI检索,收录号:974CF ;,EI检索, Accession number: 05409401581)
  [6] Ji, Tao(季韬). A new algorithm for the rotating-angle, softened-truss model of reinforced concrete elements [J].Magazine of Concrete Research, 2005,57(6):353-360。(SCI检索,收录号:970RC ;EI检索, Accession number: 05339300478)

  (2) 国内期刊
  [1] 季韬,朱荣军,刘春苹,李锋,梁咏宁. 泥石粉对人工砂混凝土工作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40(3): 1-5.
  [2] 季韬,陈彩艺,陈永波,庄一舟,梁咏宁. 陶粒预湿程度对轻骨料混凝土拉伸徐变的影响 [J].建筑材料学报,2012. (已录用)
  [3] 陈永波,季韬,陈彩艺,李锋,林旭健. 陶粒预湿程度对轻骨料混凝土自收缩的影响 [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39(6): 941-946.
  [4] 梁咏宁,陈永波,季韬,陈彩艺,庄一舟. 陶粒类型对轻骨料混凝土自收缩的影响 [J].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2011, (9): 4-8.
  [5] 梁咏宁,陈宝春,季韬,黄志斌,庄一舟. 砂胶比、水胶比和钢纤维掺量对RPC性能的影响 [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39(5): 748-753.
  [6] 季韬,陈宝春,庄一舟,李锋,梁咏宁,黄志斌. 活性粉末混凝土抗裂性能试验研究 [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39(3): 434-437, 449.
  [7] 李思龙,林旭健,戴益华,陈永波,梁咏宁,季韬. 新型环形约束收缩抗裂测试装置隔板优选试验研究[J].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9(1): 120-124.
  [8] 梁咏宁,王佳,孔海新,季韬. 混凝土硫酸根扩散系数研究[J]. 混凝土, 2011, (3) :11-13。
  [9] 季韬,李锋,庄一舟,梁咏宁,朱荣军,左国庆,周丰. 机制砂比表面积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J]. 混凝土, 2011, (2) :80-82。
  [10] 杨芳, 季韬, 戴益华. CFST柱-RC环扁梁节点试验研究[J]. 四川建筑,2010,30(6):131-133。
  [11] 杨芳, 季韬, 戴益华. 钢管混凝土柱-环扁梁中节点的理论分析[J].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29(5):680-684。
  [12] 杨芳, 季韬, 戴益华. 钢管混凝土柱-环扁梁与环梁中节点试验对比[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10,31(4):67-71。
  [13] 杨芳, 季韬, 戴益华.CFST柱-RC环扁梁中节点静荷载试验研究—钢筋应变和承载力研究 [J].钢结构,2010,25(7):15-18。
  [14] 杨芳, 季韬, 戴益华.钢管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环扁梁节点设计方法[J].钢结构,2010,25(6):21-24。
  [15] 杨芳, 季韬, 戴益华. CFST柱-RC环梁节点试验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3(2):127-130。
  [16] 杨芳, 季韬, 戴益华.钢管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环梁节点设计方法 [J].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0,(1):5-8。
  [17] 吕官记,季韬,李凡,吴世流. 防水透气型加气混凝土砌块界面剂的研究[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8(4):578-582。
  [18] 季韬, 庄一舟, 梁咏宁, 林旭健, 陈永波, 朱荣军. 轻骨料吸水返水特性及其对轻骨料混凝土抗裂性能的影响[J]. 混凝土, 2010, (6):61-63。
  [19] 季韬.钢筋混凝土开裂角软化薄膜模型[J].计算力学学报,2010,27(3):511-516.
  [20] 林旭健,季韬,黄丹青,梁咏宁,陈彩艺. 混凝土新型环形约束收缩试验装置的研制及应用 [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8(1):110-115。

  9.增刊及会议论文:

  [1] Caiyi Chen, Tao Ji (季韬), Yongbo Chen, Yongning Liang. Effect of ceramsite prewetting degree on the internal relative humidity of ceramsite concrete [J].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2011, 94-96: 1451-1455. (EI检索)
  [2] Tao Ji (季韬), Caiyi Chen ,Yongbo Chen, Yizhou Zhuang. Effect of ceramsite type on the internal relative humidity of ceramsite concrete [J].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2011, 94-96: 1352-1356. (EI检索)
  [3] Tao Ji(季韬), Baochun Chen, Yizhou Zhuang, Feng Li, Yizhou Zhuang, Zhibin Huang and Yongning Liang. Effects of packing density and calcium-silicon ratio of ternary cementitious material system on strength of reactive powder concrete [J].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1, 261-263: 208-211. (EI检索)
  [4] Tao Ji(季韬), Baochun Chen, Yizhou Zhuang, Yizhou Zhuang, Feng Li, Zhibin Huang and Yongning Liang. Effects of sand particle size and gradation on strength of reactive powder concrete [J].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1, 261-263: 197-201. (EI检索)
  [5] Tao Ji(季韬), Yizhou Zhuang, Baochun Chen, Zhibin Huang. Behavioral prediction of reactive powder concrete based 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J].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0, 168-170: 1030-1033. (EI检索)
  [6] Tao Ji(季韬), Yizhou Zhuang, Baochun Chen, Zhibin Huang and Yongning Liang. Effects of packing degree and calcium- silicon ratio of cementitious material on strength of reactive powder concrete[J].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0, 168-170: 1034-1037. (EI检索)
  [7] Tao Ji, Hu Changbin, Liang Yongning. Preliminary study on a new evaluation method of concrete cracking resistant behavior[J].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400-402 (2008) pp 459-463.(EI检索, Accession number:20090611895084)
  [8] Tao Ji, Xu-jian Lin. A new design method of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column joints. Advances in Structure Engineering-Theory and Applic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nin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for young experts,2006,217-223.

  10.著作:

  季韬、黄志雄.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6。(标准书号:ISBN 978-7-111-21406-9;ISBN 978-7-89482-201-7(光盘);教材征订号:45095519-0)

  11.专利:
  [1] 季韬、林旭健. 水泥基材料抗裂性能测试仪的变形感应装置(专利号:ZL 2006 2 0010250.4)[P].实用新型专利,2007。
  [2] 季韬、林旭健. 水泥基材料抗裂性能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专利号:ZL 200610069124.0)[P](已授权).发明专利,2009-7-15。
  [3] 季韬. 预应力管桩端头板水泥基防腐剂及其使用方法 [P] (已授权). 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0910309952.0)授权日:2012-4-11.
  [4] 季韬. 新型汽车衡称台(专利号:ZL 200910309951.6)[P](已授权).发明专利,2011-6-22。
  [5] 季韬;罗蜀榕;黄萍;吴世流;李思龙. 新型轻集料混凝土砌块及其使用方法[P] (已授权). (专利号:ZL 200910310392.0) 授权日:2012-4-11.

  12.鉴定:
  季韬、林旭健、郑作樵. 钢纤维高强混凝土扁梁体系和板柱体系设计方法的研究(国内领先).科技成果登记号:9352006J0003。
  季韬. CTF混凝土增效剂功效评价与节能减排效果分析(国内领先).福建省住建厅组织会议鉴定。

  13.软件版权:
  软件名称:砼易达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优化软件V1.0,证书号:软著登字第0199602号,证书登记号:2010SR011329,2010年03月13日。

  14.参编标准:
  参与2010年行业标准《自保温混凝土复合砌块》的编制工作。
  与福建同利建材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产学研合作,编制的企业标准《加气混凝土砌块界面剂》(Q/FJTL 201-2010)已备案。
 

以上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更新或错误,请联系我们进行更新或删除,联系方式

添加福州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福州大学考研分数线、福州大学报录比、福州大学考研群、福州大学学姐微信、福州大学考研真题、福州大学专业目录、福州大学排名、福州大学保研、福州大学公众号、福州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福州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福州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福州大学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fuzhoudaxue/daoshi_507782.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