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北京建筑大学环境学科接收硕士研究生调剂

发布时间:2020-12-23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调剂
2020年北京建筑大学环境学科接收硕士研究生调剂

2020年北京建筑大学环境学科接收硕士研究生调剂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2020年北京建筑大学环境学科接收硕士研究生调剂 正文

学科概况
北京建筑大学环境学科师资力量雄厚,拥有国家级水环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研究及人才培养基地、北京市可持续城市排水系统构建与风险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国际合作基地等国家级和省部级教学与科研基地。环境学科扎根北京,面向全国,先后参与了南水北调、海绵城市、北京城市副中心、雄安新区等重大工程,毕业生活跃在大专院所、国企和事业单位。
专业特色
环境学科秉承学校“北京味十足、建筑味十足”的办学特色,紧紧围绕城市化过程带来的突出环境问题开展研究,在城市雨水控制利用与海绵城市、低碳城市与应对气候变化、MOFs吸附材料、城市环境有机污染物迁移转化、建筑垃圾资源化、污泥减量与资源化等方向形成了鲜明的研究特色。近年来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欧盟国际合作项目、国基金、国社科项目等50余项,主编和参编国家和地方标准20余部,为数十个海绵城市国家试点、节水型城市、低碳城市、生态城市建设等提供科技支撑。获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其他省部级科技奖10余项。
人才培养
全日制硕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合格毕业生授予工学硕士学位。学科设有丰富的奖助学金体系。在国家和学校奖助学金体系外,设有绿建之窗、瑞士万通等多个企业奖学金,同时制定了导师助研经费制度。长期执行研究生导师选聘、培训以及年度考核制度。聘任海聚工程教授6名,为研究生开设学术前沿课程。与美国奥本大学、荷兰代尔夫特大学等相关院校建立了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
师资队伍
现有专任教师55人,其中教授23人,博导6人,北京学者、北京市百千万等省部级人才7人,45岁以下占61%,具有博士学位的占77%,在海外获得学位和具有一年以上留学经历的占34%,年龄、专业、学历结构合理,师资力量雄厚。
调剂专业
 环境科学(代码083001)
 环境工程(代码083002)
 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硕士(代码085700)
 建筑遗产保护(代码0813J1)
学院将根据考生初试成绩、本科毕业专业、学术背景等情况综合择优录取调剂考生。
调剂原则
(一)考生初试成绩必须同时满足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A类分数线,和“北京建筑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中对其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和拟调入专业对应学科门类的复试分数线要求。
(二)优先接收高水平大学和优势特色学科的毕业生。
(三)调剂考生的学历应为“普通全日制”。
(四)不受理同等学力考生的调剂申请。
(五)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应相同或相近,其中统考科目原则上应相同。原则上不接受跨学科门类(类别)调剂,报考**码与调剂**码的前两位应一致。报考学术型学位有关专业的考生,在符合调剂要求情况下,可调入相应专业型学位。
优秀生源奖励政策
调剂录取为我院全日制学习方式的“一流大学”建设院校和本科毕业专业所在学科排名为B+及以上院校的普通全日制本科毕业生,第一学年至少享受二等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和全额国家助学金。调剂录取为我院全日制学习方式的“一流学科”院校普通全日制本科毕业生,第一学年至少享受三等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和全额国家助学金。
调剂程序
(一)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上调剂”系统开通之前,请登录北京建筑大学调剂意向征集系统填报信息。
(二)审核调剂考生信息,审核通过的考生,学院将通过网页公示、电话、微信、或qq等多种方式通知考生,参加复试。
(三)复试通过的考生,确定拟录取。

还想了解更多信息的小伙伴,可通过以下方式咨询:
王老师 邮箱:wangjia1@bucea.edu.cn,电话:13683138235
北京建筑大学

添加北京建筑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北京建筑大学考研分数线、北京建筑大学报录比、北京建筑大学考研群、北京建筑大学学姐微信、北京建筑大学考研真题、北京建筑大学专业目录、北京建筑大学排名、北京建筑大学保研、北京建筑大学公众号、北京建筑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北京建筑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北京建筑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bjjzdx/kyfs_402150.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