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所优秀大学生教师教育研究暑期学校通知

所属院系: 教师教育研究所
开始时间:2021-05-26 00:00:00
结束时间:2021-06-10 00:00:00
活动时间:暂无~暂无
2021年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所优秀大学生教师教育研究暑期学校通知: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党和国家历来重视教师工作,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教师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做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与教师有关的政策,包括《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教育现代化2035》等,以促进高质量、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筑梦人”,教师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为培养优秀的研究型教师和卓越的教师教育研究者,我们真切地希望越来越多有教育理想和学术潜力的年轻学子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在成功举办前五届教师教育研究暑期学校的基础上,2021年第六届暑期学校将邀请知名教授共同参与授课和小组指导,与同学们共同切磋问道。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师教育研究所将组织硕士生导师对暑期学校学员进行专业知识基础、学术研究潜力、外语能力等方面的统一考核和评审。对综合考核优秀的学员,可直接与本单位和导师签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师教育研究所2022硕士研究生拟录取推免意向书”。

   伯乐翘首,千里马何在?

 

一、中心简介

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师教育研究所)经教育部批准于2004年11月成立,是全国唯一一所从事教师教育研究的国家重点研究机构。教师教育是一项国家事业,也是一个学术领域,同时还是一项实践工作。作为一个国家重点研究基地,中心肩负着人才培养、学术研究、政策咨询与实践探索的重大责任。

 

中心一直秉持“良师善邦,启师致远” (Inspiring Teachers with Integrity and Vision)价值使命,致力于探索教师教育学科前沿,始终坚持服务于国家高质量教师培养与队伍建设的重大战略需求。在北京师范大学双一流建设中提出“倾心铸就教师教育珠领域的‘穆朗玛峰’”全新发展愿景指引下,中心围绕“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教师教育学术机构”战略目标,着力透过灵活、开放、高效的研究机制,联合不同学科、不同机构的相关研究人员,并依托广泛深入的国际和国内学术交流,对教师和教师教育开展跨学科的综合研究,逐步建设成为: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的引领机构、教师教育与教师研究的中心、教师及教师教育政策咨询智库和社会服务基地、教师教育研究与实践人才的培养基地、教师及教师教育研究信息交流与国际交往中心。

 

中心师资雄厚,现有专职教师25名,其中特聘教授4位,教授9名,副教授7名,讲师1名,博士后4人。中心现任主任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朱旭东教授,常务副主任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李琼教授,现任所长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宋萑教授。中心专职人员庞丽娟教授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心特聘教授卢乃桂先生为教育政策与教师研究领域的国际知名专家;Christopher Day教授为教师教育与教师领导力研究领域的国际知名专家;佐藤学教授为学习共同体研究领域的国际知名专家;夏林清教授为教育行动研究领域的国际知名专家。中心还聘请了国内外知名的教师教育研究专家担任兼职研究人员, 其中包括Ken Zeichner,Lin Goodwin,Lynn Paine等国际知名学者。

二、暑期学校概述

本次暑期学校采用导师制下的微学术模式,分为三个阶段:破冰·组队、任务·学习、回望·展示

破冰·组队阶段:介绍国内外教师教育的现实问题和前沿议题,旨在唤起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学术热情,鼓励学生从自身经验和专业背景出发选择感兴趣的研究问题,并根据所提出的研究问题通过双向选择分派导师,通过与导师的交流修订研究问题,并更好地制定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

任务·学习阶段:由中心教师和一线教育工作者共同授课,对教师教育领域的学科基础及前沿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学习,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程预选材料和北师大图书馆资源,学习期间遇到问题亦可及时寻求导师支持。

回望·展示阶段:要求学生根据与导师商定的研究问题,将学习成果以短报告的形式进行展示,提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以及未来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展示自己的学术潜力。

导师制则是指学生分组后,每组分派一位导师,导师需要关照学生的专业背景差异,关怀学生的主体经验,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为学生答疑解惑,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成果。

 

三、课程目标

理解教师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相关概念的内涵及互相之间的关联;能联系自己本科及本科前的教育经验与案例将概念具体化;对教师专业与教师教育相关概念赋予个性化的解读,以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能在一定程度上将有关概念转化到小组学习任务中并形象地呈现;能基于自身的背景和本项目中习得的知识,从不同的学科视角建立对复杂问题的原创性理解。

训练成为一名研究者必备的学术素养,包括研究问题的选定、学术资料的搜索和阅读、学术讨论的开展、研究方法的掌握和实施、学术报告的撰写等,从而能初步掌握整个教育研究过程;培养反思意识与技巧;培养合作意识与技巧,尤其是小组合作中的领导力。

培养对中国教师及教师教育现实问题的关注,加强对教育事业的承诺;培养对学术工作的兴趣与热情,进而以科学、审慎的眼光看待教师和教师教育的有关问题。

 

四、课程要求

1.积极投入暑期学校,提前阅读课程预选资料,踊跃参与课堂讨论,勇于分享学术观点,课后主动反思积极探索;

2.按照课程与教师要求完成相关学习任务,学习过程中能主动求教、积极交流、乐于合作;

3.所有作业、论文、报告都应遵守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不可有任何学术欺骗、捏造、剽窃和抄袭;

4.不得擅自逃课旷课,如需请病假、事假应按照中心相关规定办理。

5.欢迎北京师范大学本校大三学生(仅限大三)可以在选课系统中通过选修“教师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这门课程并参与本次暑期学校。课程补选请联系教育学部教学办本科教务沈一心老师,联系电话58804098。暑期学校课程负责老师为李琼教授,联系电话58804316转609。

 

五、申请条件

1.2022年毕业的本科生;

2.爱国守法、敬师乐群、积极进取、诚实守信;

3.成绩可达推免资格;

4.有志于投身教师及教师教育研究;

5.专业与学科不限,鼓励非教育学专业背景学生报选;

6.具有实习、见习、创新实践经验者优先;

7.英语听说能力优秀。

 

六、申请材料

1.自荐信;

2.个人简历(含电话、邮箱);

3.本专业成绩单;

4.外语考试成绩单(CET6、TOFEL、IELTS、GMAT等皆可);

注:以上材料均以电子档邮寄到bnucter@bnu.edu.cn,邮件主题注明“2021教师教育研究暑期学校+姓名”。

 

七、相关支持

1. 北师大学生通过选课系统选课可以获得相应学分;

2. 通过暑期学校选拔的优秀学员可获得优秀学员证书。

 

八、申请方式

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可通过选修“教师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暑期课程参与此项目,也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提交“2021年优秀大学生教师教育研究暑期学校报名表”,便于统计报名信息。

非北京师范大学学生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在线提交“2021年优秀大学生教师教育研究暑期学校报名表”,并于6月10日前将纸质版报名资料顺丰快递至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英东教育楼604王楠楠老师,同时将电子版材料打包发送至邮箱(bnucter@bnu.edu.cn

邮件主题和打包文件命名格式:姓名+学校+2021年暑期学校

材料快递时请在材料封面标记拟申报专业:学科教学语文(专硕)或学科教学英语(专硕)或教师教育学硕。

录取名单将于6月16日前通过电子邮件通知本人,并在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网站(https://cter.bnu.edu.cn/)及中心微信公众号(账号:bnucter)上公布,请及时关注相关信息。

收到录取通知的同学,请务必于6月17日前邮件(bnucter@bnu.edu.cn)或电话(010-58804318) 联系王楠楠老师回复确认是否能参加,逾期视为放弃资格。正式课程将于2021年6月28日至7月2日开展。

 

image.png

九、咨询联系

联 系 人:王楠楠老师

电子邮件:bnucter@bnu.edu.cn

联系电话:010-58804318(工作日8:00-11:30;14:00-17:30)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师教育研究所

2021.5.25

添加学姐微信获取北京师范大学保研资料
添加北京师范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越考保研”,关注【越考保研】微信公众号,微信号输入【北京师范大学保研夏令营条件、北京师范大学保研加分细则、北京师范大学保研群、北京师范大学保研学姐微信、北京师范大学保研真题】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北京师范大学保研信息和免费资源。回复【夏令营信息】【保研去向】【保研来源】【入营名单】即可查看蕞新蕞全的保研数据。
2021年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所优秀大学生教师教育研究暑期学校通知:其他保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