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全国高校大学生之间的交流,开阔青年学子的知识视野,了解前沿动态,增进优秀大学生对西安交通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和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了解,感受浓厚的科研氛围,西安交通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将于2021年7月24日至7月25日举办“2021年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
在此次夏令营活动中,将通过专题介绍、学术讲座、互动交流等方式, 让同学们体验未来学术生涯的无穷魅力,结交学界挚友,深入了解航天航空学院。此次夏令营也将作为我院 2022 年研究生推荐选拔的途径之一。
一、 活动形式及时间安排
1. 全部活动线上举办,详情参见后续通知。
2. 7 月 24 日:开营仪式、学院概况介绍、教授专业解读、专家学术报告、优秀学子经验分享交流等;
7 月 25 日:综合面试。
二、招生人数:校外 200 人(校内不限)。
类型 |
专业 |
学术型(硕博贯通、直博) |
力学 |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
|
专业学位 |
机械(航空工程、航天工程) |
三、活动内容
1. 学院介绍:西安交通大学航天航空学院的发展历史,以及人才培养、教学和科研等情况。
2. 国家重点实验介绍: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历史、研究方向、研究成果、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等情况
3. 专业宣讲会:由各系所负责人向学生介绍各专业的研究方向、专业实验室的规模和研究生毕业去向等,使学生对各专业及研究方向有进一步了解。
4. 知名教授学术前沿讲座:知名教授和学科带头人做专题讲座和学术报告, 解答学生疑惑、培养学生对科研工作的兴趣。
5. 优秀航天学子经验分享交流。
6. 西安交通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迁纪念馆等宣传片观摩。
7. 线上参加学院组织的相关面试。
四、申请条件
力学、航空航天、机械、能源动力、化工、材料、电气、自动化等相关专业背景的三年级在校本科生(2022 届本科毕业生),且学习成绩优异,前五学期专业成绩满足:
1. A 类“双一流”建设院校,排名前 20%;
2. B 类“双一流”或“双一流”学科建设院校,排名前 10%;
3. 非“双一流”院校,排名前 5%。
(在科研、竞赛等方面有优异表现者,可适当放宽)
4. 对航天航空领域的科学研究有浓厚兴趣,具有较强的科研潜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五、报名申请流程
即日起至 6 月 30 日,申请人登录“西安交通大学夏令营报名系统”
(http://yzbm.xjtu.edu.cn/)——阅读查看学院夏令营相关规定——注册获取报名号——用报名号重新登录—填写报名信息、上传报名材料后保存提交。
上传材料清单:
Ø 西安交通大学航天航空学院 2021 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申请表(参见附件, 含盖章);
Ø 本科阶段成绩单 1 份(加盖学校或学院教务部门公章);
Ø 英语四、六级证书复印件或其他外语水平的证明材料;
Ø 其他证明材料(如已发表论文、专利、各类获奖或资格证书);
Ø 身份证(正、反面)和学生证扫描件。
【注意事项】
所有报名材料请按上述顺序统一扫描整理到一个完整的 PDF 文档中并压缩后上传(PDF 文件请以“姓名+学校+报名学科”命名),材料力求精简,突出重点,总页数最多不超过 20 页,英语水平证明和其他获奖证书建议采用缩印的形式,图文清晰即可。
六、资格审核
夏令营的材料审核与入营工作将于 2021 年 7 月 1 日至 7 月 15 日进行,请申请者密切关注并及时确认是否参加。入营名单及相关安排将在西安交通大学航天航空学院网站上公布。届时未接到入营通知的同学皆为未入选者,不另行通知。
七、优惠政策
学院将根据申请材料、面试成绩以及入营期间的表现,选拔合格的营员,提供相应的研究生招生优惠政策。
八、注意事项
1. 未在规定时间内审核确认者视为自动放弃参加入营资格。
2. 入选营员要求全程参加线上夏令营活动。
3. 若发现申请材料弄虚作假,取消或追回申请人一切由此获得的权益,并保留追诉的权利。
九、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029-82668754
学院主页网址:http://sae.xjtu.edu.cn/
更多相关内容请留意西安交通大学航天航空学院网站相关招生信息。
2021 年西安交大航天学院夏令营交流 QQ 群 2021 年西安交大航天学院公众号
(加群验证请求:姓名+学校)
西安交通大学航天航空学院
2021 年 5 月 20 日
西安交通大学航天航空学院简介
航天航空学院历史悠久,1923 年建立高等力学实验室,1942 年创办航空系。2003 年航空航天学院成立,2005 年正式成立航天航空学院。学院拥有完善的本- 硕-博教育体系。有工程力学、飞行器设计与工程和飞行器动力工程三个本科专业。拥有力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航天工程、航空工程两个专业学位授权点,设有力学、宇航两个博士后流动站。力学学科 2017 年成为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学科”之一。
学院拥有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力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育部/外专局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2 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个,陕西省重
点实验室、研究中心 4 个,建有国际工程教育中心、国际应用力学中心、丝绸之路空天技术创新中心三个国际基地。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员工 179 人,其中教授 49 人、副教授 44 人、
副研究员 1 人,讲师 6 人、助理教授 40 人。国家杰青获得者 4 名、国家 973 项
目首席科学家 5 人次、“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2 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
12 名、博导 57 名。100%教师具有博士学位、94%以上具有海外经历、30%教师从哈佛、牛津、剑桥、东京大学等一流大学获博士学位,45 岁以下教师近 60%。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教育部创新研究团队和 2 个 111 引智基地。
学院以首席单位主持国家 973 项目 5 项,以及 863 项目、国家重大专项、国
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 300 余项。获国家自然科学二
等奖 6 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国家科技发明奖 6 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 50 余项;
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3 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 10 余项。
工程力学系创建于 1957 年,为我国成立最早的几个力学专业之一。我国首批博士点(1981)、首批国家重点学科(1988),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力学排名全国第三,A 类学科,获批国家一流专业。本系现有教师 52 名,其中教授 22 名, 研究员 1 名等,拥有国家级人才 3 名、国家级青年人才 4 名、校青年拔尖人才14 名等,培养高华健、锁志刚、陈政清等为代表的大批优秀人才。研究生主要培养方向为固体力学、动力学与控制、流体力学、生物力学、交叉力学等。
空天工程系办学历史可追溯于 1933 年交通大学设立的航空门,1942 年创办的航空系,2005 年成立航天航空学院空天工程系。飞行器设计与工程本科专业为国家一流专业、教育部特色专业。培养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学术型研究生、机械(航天工程、航空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现有教师 40 余人,均具有博士学位及海外留学、研究经历,其中杰青、长江、青千、跨世纪人才、博新计划人才近 10 余人次,教授 13 人、副教授 14 人,45 岁以下占 75%。
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的前身是 1985 年由原国家计委投资建设的首批国家重点实验室
—“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1988 年建成并向国内外开放,2011 年科技部批准重建“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坚持“饮水思源,和谐奋进”,经过 30 余年的建设、运行和发展,已成为我国力学领域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及高级力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在国内外享有良好的声誉。
实验室研究高端装备设计、制造与服役中的共性关键问题—“结构强度与振动”,为提高机械结构的内在品质、效率及设计水平、确保装备安全,提供基础理论、方法与技术,服务“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战略转变。聚焦能源动力、航天航空装备等国家重大需求及世界科技前沿,围绕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的基础理论、实验方法与技术、数值算法和软件等,实验室设立如下四个研究方向:
1. 固体强度理论与失效机理
2. 智能材料力学与结构多功能化
3. 装备结构振动与可靠性评价
4. 机电系统动力学与控制
实验室总面积约 3.5 万平方米,现有仪器设备总价值逾 2 亿元,其中 30 万元
以上大型精密仪器设备 63 台套(50 万以上 40 台套、100 万元以上 18 台套)。实验室拥有亚洲唯一 MTS 双轴材料试验系统、自主研发亚洲最高(30m)落锤冲击实验系统;建成从高温到低温、高速到低速、大载荷到小载荷的体系完整的多场复杂加载、微观分析、无损检测、强度和振动实验系统。
近年来,实验室从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加州大学、东京大学等国际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引进优秀人才 30 余名。现有固定研究人员 76 名,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其中:50 岁及以下人员 57 人、占 75%,15 人在海外知名高校取得博士学位。实验室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教育部创新研究团队”(两个)和“国家外专局/教育部高校 111 引智计划”团队(两个)。形成了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学缘结构合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研究队伍。
实验室在国际交流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与美、英、日、德等国家的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密切的交流与合作关系。实验室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热忱欢迎海内外专家学者利用本实验室的先进仪器设备, 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
实验室主页:
http://mssv.xjt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