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中医诊断学硕士点介绍

发布时间:2020-04-14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中医诊断学硕士点介绍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中医诊断学硕士点介绍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中医诊断学硕士点介绍 正文

中医诊断学科1986年被授予硕士学位授权学科,1987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安徽省B类重点学科。是我校较早获准的硕士学位授权点之一。为安徽省重中之重学科(中医学学科)、国家新增博士学位授权建设学科(中医学学科)的主干二级学科之一。学科所在的中医学专业2004年被评为安徽省教改示范专业,2008年成为第一批国家教育部特色专业,中医学教学团队为省级教学团队。中医诊断学课程1999年被评为安徽省重点课程,2006年被遴选为省级精品课程。现已培养出50余名硕士研究生,10余名硕士研究生在读。
学科先后承担国家级教学研究项目1项,安徽省教学研究项目5项,主编、副主编与参编各级各类教材及学术专著20余部,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中华中医学会学术著作一等奖1项、安徽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参与国家“973”计划项目1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项目2项;承担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项、一般项目6项,科研经费30余万元。上个世纪80年代,与解放军105医院合作研制成功慢性胃炎新药:“益胃舒”、“养胃舒”获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先后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中医药科技进步四等奖1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发明专利1项。
本学科积极探索中医诊察和辨证规律,在已形成稳定的研究方向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新的研究方向。在中医证候学研究及舌诊、脉诊的基础研究方面形成自身特色。在病证相关性及证候是指研究方面,以中医学基本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以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及慢性肾病综合征等为切入点,通过制造证候动物模型及临床流行病学调查,从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两个方面的揭示相关疾病的证候在整体、器官、组织、细胞、分子等不同层次的演变规律,探索中医证候本质科学内涵。在四诊客观化及规范化研究方面,对舌象、脉象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的变化的规律及其内在机理进行研究,探讨中医舌诊、脉诊等特色诊法在现代疾病诊断中临床意义及客观化和规范化。在病证辨治规律研究方面,立足中医基本理论和特色,以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为切入点,结合相关文献整理及新安医家的相关诊疗特色的总结,探索相关疾病的诊治规律,指导临床的辨证治疗。针对中医护理的特点,以辨证施护及其规律研究为切入点,应用中医基本理论研究中医护理机制。
学科还拥有安徽省优秀教师1名、省级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1名、安徽省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2人。目前有教授3人、副教授5人,讲师1人,其中博士2人,硕士6人,硕士研究生导师5人,已经形成了合理的教学与科研梯队。
主要研究方向:1.四诊及其客观化的研究;2.证候实质及辨证微观化的研究;3.证候规范化的研究;4.常见病的辨证规律的研究;5.虚证的免疫学机制研究;6.中医护理辨证施护与规律研究;7.新安医家诊断方法及其学术思想研究。
 

安徽中医药大学

添加安徽中医药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安徽中医药大学考研分数线、安徽中医药大学报录比、安徽中医药大学考研群、安徽中医药大学学姐微信、安徽中医药大学考研真题、安徽中医药大学专业目录、安徽中医药大学排名、安徽中医药大学保研、安徽中医药大学公众号、安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安徽中医药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安徽中医药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ahzyydx/yjsy_250063.html

推荐阅读